三十岁嫁给不爱的人(李莉王德海)已完结,三十岁嫁给不爱的人已完结
李莉在三十二岁那年嫁给了王德海。在此之前,谁也没想到她的归宿会是王德海。 李莉是山东中医药大学的研究生,毕业后回到家乡湖北, 在十堰的一所中西医结合医院任职主治医师。王德海则是郑州富士康工厂的一名工人。 两个看似不相搭的人结合在一起,着实让人有些诧异。李莉的父母已经无所谓, 早些年还觉得女儿是研究生和医生,可以挑个好人家。可眼瞅着李莉三十岁,三十一岁, 还没个着落,心中愈发着急,标准也跟着越降越低。 李莉领回去的第一任男友是她工作时认识的一位病人。男人是一名建筑行业的包工头, 在十堰名下有两套房,还有一辆宝马车。男人追求李莉的方式简单直接,用钱砸, 买各种礼物,直截了当地表明想要结婚的意愿。李莉从未收到过男人以爱情的名义送她鲜花。 彼时她二十九岁,却没谈过恋爱。她高三复读了一年,大学读了五年中医, 又考了两次研才考上,等到研究生毕业已经二十八岁。读研时喜欢的师兄一直与她保持暧昧, 却与另一位师妹谈起了恋爱。李莉心痛之余一度产生读博的打算。转念一想又作罢。 她的学费和生活费都是弟弟打工补贴的,父亲早些年因肺癌动了一场大手术捡回一条命, 成了一个药罐子,整日杯不离药。母亲是四川拐嫁湖北的,患有先天性小儿麻痹症, 上了年纪后又多了一个贫血的毛病。家里若不是靠弟弟这些年在广州打工,只怕举步维艰。 她又有何颜面继续拖累这个破败的家庭呢。李莉向男友说明了自己的家庭情况, 男友听罢并不在意。他看重的是李莉研究生和医生的身份,至于原生家庭, 谁还没有不堪回首的过去呢。李莉对于男友的回答很满意。 她在电话中跟父母说了男友的情况,父母在听到男友有两套房后, 告诉她合适的话可以处一处,毕竟她也**十了。交往两个月后, 李莉决定带男友回家见父母,让他们见见真人把把关。李莉的父亲在见到男友的那一刻, 老脸耷拉了下来。男友笑着跟他打招呼,他爱搭不理地点了点头。 中午李莉的母亲只炒了两个菜,一顿饭草草吃完,男友看出形势不对,找了个理由先行告辞。 李莉父母冷淡地笑着欢送。晚上,李莉接到父亲打给她的电话,让她跟男友分手。 有钱有什么用,看长得那样,脑袋大脖子粗身材矮眼又小,简直像个丑陋的大头娃娃, 这要结了婚,遗传下来,生的孩子也难看。父亲劝她往长远看,虽说对方家境不错, 但她也不至于找这样一个人过一辈子。李莉听了父亲的话,第二天和男友说了家里的意见。 或许在内心深处,她也认同父亲的说法,只是没父亲说得那么难听。 男友从她父母的招待中已看出他们对他并不满意。在听到李莉提分手后,当即表示同意, 并且送上了祝福。生意人把话说得很体面,买卖不在情分在,祝你一切安好, 以后看病还找你。李莉点了点头,说好。隔天把男友买给她的包包首饰一并还了回去。 从这段感情中抽身,李莉恢复了往日上下班两点一线的平淡生活。中途父亲犯过几次糖尿病, 李莉将父亲接到自己工作的医院治疗了一个多月。后面母亲骑电三轮去镇上赶集, 在路上贫血犯了,晕了过去,车撞在公路中间的护栏上。不知是哪位过路人打了120, 救护车赶来后把母亲拉到县城人民医院,因家中喂了几头牛她父亲抽不开身, 李莉又请了一个星期假回去照看母亲。她深知父母这一生不容易,可想想自己也感到委屈。 别人都以为她当了医生有了出息,可以将父亲接到自己工作的医院治疗, 可谁又知道在医院连护士都敢跟她针锋相对,联合起来排挤她。在夜深人静时, 她一个人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失眠,谁又明白她的难处。爱情,事业,一个没有, 还有孱弱的双亲需要照料。又有哪家的优质男士会看上她这种情况的大龄女性呢。兜兜转转, 两年时光转瞬即逝,李莉在医院站稳了脚跟。工作上的烦心事少了后, 她隔三岔五给自己买一束向日葵装点生活,假期会做上一顿可口的饭菜,犒劳自己。 她所在的科室是老年康复科,时常有住院的上了年纪的叔叔阿姨打听她是否单身, 想给她介绍对象。李莉一一拒绝。她不想一遍遍跟别人重复自己的个人隐私, 也不想说些违心的话。父亲总说她实在有余,心眼不够。她不在乎,要那么多心眼干嘛, 活得心累。李莉认识王德海,还要从她的弟弟李国说起。李国属狗,李莉属猴, 李国比李莉小两岁。李国在上完大专后从湖北南下广州进厂务工。李莉因高考没考上一本, 复读一年考取了本省的中医药大学五年制中医专业。在李莉读大四时, 李国就进厂实习挣钱了。那时李莉的父亲刚做完肺癌切除手术, 要不是有医疗保险和一个有钱的二姑帮衬着,家里的生活可谓天塌了。李国进厂工作后, 一心挣钱想要改善家里的生活,在得知姐姐要继续攻读研究生后, 父亲让他先出钱资助姐姐上学,等姐姐工作后再把钱还给他,李国没有多说什么, 每月按时给李莉打去了生活费。李国认识王德海,是因为两人在同一个厂区工作过。 王德海回郑州的工厂前,一直在广州的工厂工作,他当时是普工负责组装零件, 李国则是技术工负责管理机器。两人在一次聊天中得知是湖北老乡,便经常约着一起吃饭。 李国和李莉身上遗传了父亲的肥胖基因,李莉因为控制饮食加上平日调理,只是微胖。 李国则是很胖,有二百来斤。李国的肥胖与他性格的憨厚成正比, 他跟李莉一样没有什么心眼,只是相比姐姐的傲气,李国更接受自己的平庸, 无意与他人攀比。这些年他兢兢业业在外打工,不仅帮父亲买了旋耕机耕地, 还买了一个小铲车铲牛粪。他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让父亲不那么劳累, 自己手中也存了二十多万。王德海跟李国说他要到离家乡更近的郑州工作, 李国听后有些伤感,他俩在广州工作了近五年,都是农村出来的孩子,性格三观很合得来。 李国难得有一个朋友一起吃饭聊天,可以诉说一下生活的苦闷。现王德海要回郑州, 他一人呆在广州也有些动摇。他跟父亲说了回武汉或者郑州工作的打算,但离开原来的工厂, 他在厂的工龄和一线城市的社保养老等待遇都要中断,父亲让他再坚持几年, 他已经在广州缴了十年社保,现在转回家乡亏大了,不如在广州缴够年限再回来。 李国听后点头说是。王德海想去离家更近的郑州,是攥够了在家乡十堰买房的首付钱, 准备在十堰买房成个家。李国反观自己,年近三十,因为肥胖,厂里的女孩都看不上自己。 加上进厂的年轻女孩越来越少,与异性接触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他不擅长社交, 休息日除了和王德海出去吃吃饭,逛逛周边景点,其他时间都宅在宿舍里。 有时想要跟女孩搭讪,没到跟前就自惭形秽,难以开口。好在他对结婚也不在意, 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对于婚姻反而会有所恐惧。因远离家乡,耳根子还算清净。 王德海说他家里人正在给他四处说媒介绍媳妇,他今年三十二岁,和李国的姐姐李莉同岁。 王德海说他的母亲因为他没有结婚,整日整日地失眠,头发急白了一大半, 自己年龄大后也想成个家。李国听后,把姐姐李莉的情况跟王德海说了。两人的岁数一样, 王德海虽然学历不高,但人高马大,身材板正,是个干活的好手。 王德海听到李国要将自己的姐姐介绍给他,顿时来了兴趣,再一听李国的姐姐竟然是研究生, 还是他们十堰市的一名医生,又蔫了,觉得自己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在听完李莉愁嫁的情况后,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加了李莉的微信。 李国已将王德海的情况跟姐姐说明。他与王德海相识五年, 对于王德海的家庭情况和人品都有一定了解。听完弟弟对王德海的介绍后, 李莉在脑海中思索了一下,双亲和她一样是农民,有一个上大学的妹妹, 在十堰市买了结婚的新房,父母身体健康,以后可以帮忙照料孩子。 李莉让李国把王德海的照片发给她,她看一下长相再说。李国发完照片,告诉她姐, 王德海净身高一米八,在厂里踏实肯干,虽然普工没他挣得多,但王德海舍得加班, 一个月下来也有八九千。李莉看了照片,发现王德海长相虽粗糙, 但比他上一个对象要强得多,至少身高这一块有碾压的优势, 看久了倒也是个耐看的老实男人。王德海通过微信和李莉聊起了天,两人不善言辞, 有一句没一句聊着,日子久了每日聊上两句竟成了习惯,若是一方突然断了联系, 另一方还感到有些空落落的。想到自己已回到郑州,离十堰不远, 王德海决定趁下个月休息回十堰和李莉见上一面。 李莉在见王德海之前联系了她的师兄李晓光。李晓光在毕业后和师妹结束了恋爱关系。 当年李莉爱慕李晓光,多次向他暗示自己心意,皆被李晓光云淡风轻撇开。 在得知李晓光和师妹谈恋爱后,她才拉开与李晓光的距离,不再热脸贴冷**。 当从昔日室友口中得知李晓光和师妹分手后,李莉主动联系起了这位心中的白月光, 隔三岔五询问对方的情况。李晓光对此表现得很冷淡,简单随意应付着她的关心。 李莉对此也不在意,一方面知道自己与李晓光是有缘无分, 让她执着的无非是青春缺失的对爱情的追逐。另一方面王德海每日嘘寒问暖的关怀, 使她以一种矛盾的心态夹在其中,一边享受着王德海的关心,一边挑逗着李晓光的冷漠。 父母持续给她施加有形或无形的压力,她已三十二岁,即将错过最佳的适龄生育期。 一个人面对的不仅是外界的指指点点,还有一种对未来的孤独的迷茫。 以及那个不结婚死后谁收尸的问题。当李莉再次跟李晓光表明想要在一起的打算时, 她甚至愿意放下所有,去李晓光的城市陪李晓光打拼。她以这种决绝的方式表明自己的爱意, 同样以这种决绝的方式让自己死心。如她所料,李晓光同样决绝地回应了她, 告知她不必考虑他,她应该有自己的生活,而不是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他身上。 李莉不再联系李晓光,经过与王德海的深入接触,她发现王德海确实如弟弟所言, 是个憨厚老实人,在她面前生怕说错话惹她生气,送礼物也是简单直白, 没有浪漫与花里胡哨。或许是上了年纪,这种简单的真诚反而让她生出一种心安与踏实。 李莉随王德海回家见了王德海的父母和妹妹,王德海家虽然在农村,但和自己家相比, 还是好上许多。父母一看都是干净勤快的实在人,把农村小院打理得井井有条。 中午八菜一汤一看就是用心准备的。席间王德海母亲的嘘寒问暖,让她倍感亲切, 想想自己母亲,那个瘦小孱弱的身影,回家之后总是留给自己一大堆活做, 不停地把生活的苦难倾诉到她身上,在这里自己反而更受待见。一顿饭下来, 李莉把自己的情况和王德海父母说了个大概,她没有表明结婚的打算,但王家人问起来, 也没有表示反对,只笑说再相处一段时间,后面会带王德海回自己家看看。 王德海的母亲见状喜笑颜开,话说到这个份上,多半是默许了。晚上王德海送李莉回宿舍, 在宿舍楼下他拿出精心准备的戒指向李莉单膝下跪求婚, 李莉被王德海突如其来的举动吓了一跳,这是她人生中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 她曾无数次幻想别人向她求婚的场景,没想到真的来临时会是这种情形, 会是王德海这么一个人。她静静呆站在宿舍楼底的路灯下,内心不知所措, 想到要把余生交付眼前这个男人,一种恐慌的幸福,从胸口涌向脑海。人生也许就这个样吧。 王德海抬头望着她,眼神中同样弥漫慌张和激动。在四目交汇的一刻, 李莉想起李晓光对自己说的话,她应该有自己的生活,应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 她笑着伸出手指,王德海赶忙将那枚他妹妹帮忙挑选的银色戒指戴在了她的无名指上。 一枚小小的戒指,把一个人与另一个人套在一起,李莉不知是该笑或是哭。深夜, 她一个人靠在床头凝视手上的戒指,在灯光下闪着银光,她还没戴过这么好看的戒指。 她决定明天把它戴到医院,让那帮在背后笑她嫁不出去的人看一看,她是有人追求的。并且, 她要结婚了。而婚姻在一定时刻无疑是一把保护锁,锁住外界的口舌纷扰。 锁住链条上的每个人。李莉戴着戒指在医院看到了她想要的结果,在社会的每个角落, 人们看到那枚戒指,就会明白这是一个将要结婚的女子。她不再是大龄剩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