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的王夫是谪仙:结局+番外(元临司渊王夫)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朕的王夫是谪仙:结局+番外)最新章节列表_笔趣阁(元临司渊王夫)
那年被叛军追杀,我躲进一座乡野书院,被一位名唤司渊的青衫书生所救。登基为女君那日, 仙人入梦赐我仙术,助我坐稳江山。一年后,江山既定。我重回书院, 一眼便看穿了司渊周身缭绕着的五彩仙气。呵,下凡历劫的仙君?有意思。 “先生可愿做我的王夫?”我居高临下,笑意不达眼底。他从容应允, 眸中却藏着我看不透的深意。也好——我借他经世之才,平六国、定山河;他借我红尘历劫, 破心魔、悟天道。01回到都城,以丞相为首的朝臣们强烈反对。 他们认为立一个乡野书生为王夫有损国体。我在朝堂上力排众议,最终压下了反对声浪。 大婚后,他便常伴左右,协理政务。他所提出的诸多政策,皆切中民生要害, 推行后深得百姓拥戴,街头巷尾常闻称颂之声。而其一手整顿吏治之策,更是精准狠辣, 剔除积弊,朝堂风气为之一新,收效卓然。我为他建摘星楼,听他讲星象玄妙。 他辅我理朝政,一策可安天下。成婚四年,世人皆道女君与王夫情深意笃。月下对弈, 红袖添香,我扮演着最完美的妻主,看着他眼中清冷的仙气,因我染上凡尘暖色。但我知道, 司渊身上还有很多我不了解的秘密。每当我问起,他总是笑而不答。 我以为这日子就这样平静下去,直到越国质子、我的青梅竹马元临来访。那日, 我站在观景台上,看着远处宫门的方向。司渊站在我身侧,“越国使团巳时入宫, 领队的是公子元临。”我手中的茶杯微微一颤,茶水险些洒出来。六年了, 自从他被越国接回去后,我们就再没见过。“陛下识得这位公子?”,司渊抬眼看向我, 语气中带着几分探究。“嗯。”我望向远方回应,“他幼时,曾在我楚国做过质子。 ”他闻言,只微微颔首,便没再追问。司渊总是这样,从不过多探听我的过去。巳时整, 宫门处传来号角声。我换上朝服,在兰台之宫接见了越国使团。 当那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大殿门口时,我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 元临一身越地纹样的锦袍,在一众楚国百官中格外显眼。身形较之六年前愈发挺拔, 眉宇间的那点少年稚气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沉稳内敛的气度, 眼底藏着历练后的从容。“陛下。”他稳步上前,行了一个觐见君主的国礼,“外臣元临, 奉我越国国君之命,特来恭贺陛下——愿大楚山河永固,陛下圣寿无疆。”朝会礼毕, 越国使节依序告退,我特意留下元临单独叙话。我们走在兰台苑的小径上, 侍卫们远远跟在后面。“陛下这些年,当真变了不少。”见我侧头看去,他又补充道, “还记得当年,那个总跟在我后面要糖吃的小丫头,如今已是威风凛凛的大楚女君了。 ”“你又何尝没变。”他轻声笑了起来,带着几分自嘲:“在越国这几年,日子确不好过。 刚回去时,连宫里伺候的宫人,背地里都瞧不起我这个别国养大的公子。”听他这般说, 我心中亦有些不是滋味。“他们为难你了?”“都过去了。”,他轻描淡写地带过, 转而说起路上的见闻。但我知道,以越国王室明争暗斗的激烈程度,他这些年必定不容易。 02接下来的日子,我特许元临自由出入宫禁。我们常常一起游湖赏花,就像小时候那样。 他给我讲越国的人文趣事,我便与他说楚国新推的均田令。有时话题绵长, 我们能从日中说到月升,在揽月亭里对月饮酒。“还记得吗?”一日夜里,元临举着酒杯, “陛下十二岁那年,也是在这样的月夜,你偷了你父王的陈年御酒,拉着我躲在假山下分饮。 ”我被他逗笑:“可不是么,结果你喝了两杯就脸颊绯红,脚步虚浮, 最后还是我半扶半拽送回去的。”“那时我便想,”他望着我,声音沉了几分, “若能一直这样,该多好。”月光下,他的眼眸格外明亮。我移开视线, 假装没听懂他话中的深意。宫墙之内,风言风语总比柳絮飞得还快。侍女们窃窃私语, 说女君整日与越国公子形影不离,早把王夫抛在了脑后。起初,我想斥责这些嚼舌根的人, 但转念一想,才惊觉这些日子,我确实很少见到司渊。政务之余的时光, 我几乎都与元临一同消磨叙旧。而司渊,则常常独自待在摘星楼研究星象, 或是去书府整理典籍。一日傍晚,我来到摘星楼,拾级而上。司渊立于露台中央, 正俯身调试一架新制的浑天仪。“这是什么?”,我走到他身边问道。他似是没料到我会来, 手上的动作顿了一下:“新制的观测仪,测算节气能更准确些。 ”我瞥见他眼下淡淡的乌青:“近来没歇好?”“还好。”,他答得简洁, 目光重新落在观测仪上。我们之间一下子陷入了沉默。从前,我们总有说不完的话, 朝政、兵法、民生……可此刻,我们相对而立,却似乎连开口都觉得滞涩。 “你就没什么想对我说的?”,我终是按捺不住问道。司渊停下动作, 转过身来认真地看着我:“陛下希望臣说什么?”“说说那些流言, 说说你这些天为何总不来寻我?”他沉默片刻:“陛下与故人重逢,多叙几日是人之常情。 至于流言……”他轻轻摇头,“本就不值得放在心上。”不等我说话, 一个侍卫匆匆登上露台,躬身禀道:“陛下,越国公子求见,说是有要事相商。 ”我转头看向司渊,他已继续调试仪器,仿佛方才的对话从未发生。“告诉他,朕即刻过去。 ”我吩咐侍卫,再转头时,声音软了些,“今晚……等朕一同用膳?”他轻轻颔首:“好。 ”见到元临时,他神色凝重:“刚收到密报,越国边境有异动。”“怎么回事?”, 我屏退左右。“我兄长元桓,他调动了边军。”元临压低声音,“他素来主张对楚强硬, 我这次出使楚国,他定会在父王面前大做文章。”我眉头紧锁。 越国大公子元桓是出了名的主战派,看不得楚国强盛,一心想扩张越国版图。 “你需要提前回去?”元临摇头:“此刻回去,反而会引起怀疑。但我需要陛下帮我一个忙。 ”“你说。”“如果……如果我回不去越国了,”他的声音有些落寞, “希望陛下能在楚国给我一个容身之地。”我心中讶异:“情况已经到了这一步? ”“我离越这些时日,兄长在朝中定已布下不少暗棋。”他苦笑道,“王室争斗, 从来都是你死我活。”我郑重颔首:“你且放心,若真到了那一步,你便还像年少时那般, 在楚国住下便是。”03暮春时节,宫苑里的花事正盛。今日是司渊的生辰。往年此时, 无论政务多么繁忙,我总会早早安排好,与他一同在摘星楼度过,或是对弈手谈, 或是听他讲些星象历法的玄妙。午膳时分,我刚步出寝殿,元临已候在回廊下。 他笑容温润如玉:“陛下今日气色甚好,听闻御湖边鸢尾晚樱初绽,元临备了一叶小舟, 不知陛下可有兴致同游?”我微微一怔,看着元临期待的眼神, 以及他身后宫人捧着的精致食盒,那句“今日有事”终究咽了回去。司渊向来不喜热闹, 或许晚些时候再去陪他也无妨?“好。”我点头应允,随即吩咐身边的掌事宫女, “去告诉王夫,我午间与元临公子游湖,让他不必等我用午膳。”“是。”,宫女领命而去。 御湖之上,碧波荡漾。元临亲自划桨,船行平稳。他备下的点心精巧可口,谈吐风趣幽默, 讲着别国的风物轶事,逗得我开怀大笑。时光仿佛倒流回无忧无虑的少年时代, 那些压在肩头的国事重担,那些微妙复杂的宫廷关系,在湖光水色中暂时被抛却了。 春日的阳光暖融融地洒在身上,让人有些慵懒。 元临适时地递上一盏温好的清酒:“陛下尝尝,这是越地特产的‘鉴湖春’,入口清冽, 后味甘甜。”酒香清冽,几盏下肚,身心愈发放松。我们回忆着年少时的趣事, 他如何教我凫水,我如何替他挡下太傅的责罚……说到动情处, 他眼中似有星芒闪动:“阿瑶,有时午夜梦回,总觉得在楚国的那些年, 才是我一生中最快活的时光。”他自然地用了旧时的称呼。我心弦微颤, 看着眼前这张熟悉又添了几分成熟风韵的脸庞,旧日情愫如同湖底的暗流,悄然涌动。 他变戏法似的从食盒底层取出一个精致的锦囊,里面是一枚红蓝相间的琉璃釉玲珑球。 “偶然得见,觉得与陛下甚是相配。”,他目光诚挚,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羞赧。 这份用心让我一时竟忘了时辰。直到暮色四合,湖面升起薄雾,我才惊觉天色已晚。“元临, 时候不早,该回宫了。”元临了然,温顺地点头:“是元临疏忽,贪看美景,误了陛下时辰。 ”他体贴地不再多言,将船划向岸边。匆匆回到章华宫,殿内异常安静。绕过屏风, 只见司渊独自坐在窗边的书案前,案头堆着小山般的奏折。一盏孤灯映着他清俊的侧脸, 神情专注。案角放着一碗早已凉透的长寿面。他听见脚步声,并未立刻抬头, 直到批完手中那份奏折的最后一个字,才缓缓放下笔,抬眸看向我。眼神平静无波, 既没有质问,也没有埋怨,只是淡淡的,带着一丝疲倦。“我……我回来晚了。 ”我有些局促地走近,“湖上耽搁了时辰。元临他……”我下意识地想解释, 却觉得任何解释在此刻都显得苍白无力。“无妨。”他截断我的话,站起身, 目光扫过我腰间新佩的琉璃釉玲珑球,停留了不到一瞬,便移开了,“陛下辛劳, 早些安歇吧。这些奏章,臣已批阅了大半,剩下几份不急的,明日再议亦可。 ”“司渊……”我上前一步,想握住他的手,他却不着痕迹地侧身,去整理案上的笔墨。 “夜深了,陛下请安置。”他微微躬身,姿态恭敬却疏离,“臣告退。”说完,不等我回应, 便转身走向殿外,青灰色的身影很快融入殿外的夜色中。04翌日早朝,我心绪不宁。 下朝后,那份愧疚感愈发强烈。我快步走向司渊平日处理公务的偏殿文渊阁。推门进去时, 他正伏案书写,听到声响,抬起头。“昨日……是我的不是。”我走到他案前,语气放软, “生辰之日,竟让你独自枯等。我向你赔罪。”他放下笔,站起身:“陛下言重了。 国事为重,亦或故友相邀,皆比臣的生辰紧要。陛下不必介怀。”我绕过书案, 靠近他:“司渊,别这样说话。我知道你心里不痛快。”他微微垂眸, 掩去了眸中情绪:“臣不敢,陛下多虑了。”“我命人备了席面,晚上在摘星楼, 我们……”,我试图弥补。“陛下,”他打断我的话,“臣今夜想整理近期的星象观测记录, 恐怕……”“启禀陛下,元临公子求见,已在偏厅等候。”,殿外传来宫人恭敬的禀报声。 司渊闻言,后退一步,与我拉开距离,躬身道:“既有要事,陛下请速去。 臣不敢耽误陛下正事。”我看着他平静无波的脸,那点愧疚被倔强取代。 “那……这个你收下。”我命宫人将生辰礼奉上,“这是我给你的生辰礼。 晚上……我再过来陪你用膳。”说完,我不再看他的反应,大步离开了文渊阁。偏厅里, 元临正临窗而立,听见我的脚步声,立刻转身,脸上带着忧虑和不安。“阿瑶, ”他快步迎上来,语气充满了自责和惶恐,“我……我是不是来的不是时候?方才听宫人说, 陛下正在王夫处……”他重重叹了口气,俊朗的眉宇间笼着愁云。“何事?”, 我按捺下心头的烦乱,问道。“是……”他欲言又止,观察着我的神色, “元临今早听闻因昨日我邀陛下泛舟,竟令陛下错过了王夫的生辰之宴, 引得王夫不悦……”他眼中满是真诚的关切和痛心,“元临惶恐至极,这绝非我之本意。 我……我实在不知昨日竟是王夫生辰,若早知如此,元临断不敢打扰陛下。如今若因我之故, 令陛下与王夫……元临万死难辞其咎。”他眼中泛起水光,一副痛心疾首、自责不已的模样。 “元临,这不关你的事。”我安抚他,“你事先并不知情,何错之有?是我自己疏忽了。 ”我叹了口气,“至于司渊……他性子向来清冷,心思也重,只是一时转不过弯来罢了。 你无需自责,更不必理会那些闲言碎语。”“可是……”,元临还想说什么, 脸上写满了愧疚。“好了,”我抬手打断他,“你特意来找我,可还有何事? ”元临这才收敛了那副泫然欲泣的表情,从袖中取出一份密函, 正色道:“是越国传来的最新动向……”05翌日,早朝的气氛格外凝重, 群臣神色微妙地频频交头接耳。“陛下,”丞相率先出列,“老臣有本要奏。 ”我抬了抬下巴:“讲。”“近日宫中多有传言……”丞相欲言又止, 余光扫过站在一旁的司渊,“说陛下与越国公子元临过从甚密,恐有损国体。”我眯起眼, 看见司渊执笏的手微微收紧,面上却依旧平静。“丞相此言差矣,”大将军赵昂粗声打断, “陛下与越国公子乃是故交,叙旧有何不可?要臣说,陛下正当盛年,早该广纳后宫才是! ”“正是,”治栗内史周礼昀立刻附和,“楚国世家适龄儿郎众多,若能入宫侍奉陛下, 既可早日绵延子嗣,又能稳固朝纲……”我端坐于殿上, 看殿中这群大臣们你一句“为固国本”、我一句“以安朝纲”的劝言,心中了然。 他们不过是瞧着近日我对元临太过亲近,心有不安,才旧话重提,执意劝我广纳后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