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老宅通现代:全文+后续(林巧云林青松)完结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七零老宅通现代(全文+后续)七零老宅通现代后续+完结最新章节列表_笔趣阁(林巧云林青松)
只见林青松正蹲在东厢房门口,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盯着那里堆放的两捆柴火,满脸好奇。 “这是哪来的柴火啊?”林青松伸手摸了摸那些干燥的木柴,“我记得早上走的时候这儿还空着呢。” 林巧云暗自心惊,强装镇定道:“不是你捡回来的吗?我回来时就看见了。” “不是我啊。”林青松站起身,拍了拍裤子上的灰尘,“我今天跟大福他们去瓦厂捡砖头了,刚回来。” 说着,他突然想起什么,眼睛一亮,从裤兜里掏出几张皱巴巴的分票,兴奋得脸都红了:“姐,你看!我们三个人卖了一块钱,我分到三毛呢!” 林巧云看着弟弟脸上洋溢的笑容,心中酸楚难耐。 才十三岁的孩子,就要为了生计东奔西跑。 她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哪能随便捡到砖头啊,今天是碰上开窑了吧?” “嘿嘿,是啊!”林青松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大福说今天开窑,我们才去的。要不然哪有这么好的运气。” 他把那三毛钱塞到姐姐手里:“姐,你收着吧,咱们慢慢攒。等攒够了,就把老宅的钱还上!” 林巧云接过那几毛分票,纸张粗糙的触感让她鼻子一酸。 她之前好不容易攒下的钱,都寄给了府城的二姨,给青桐和巧月用了。 如今分家后,她和青松全部的家当加在一起,算上这三毛钱,才两块多点钱。 “走吧,先把这些柴火搬进去。”她强忍着眼泪,转移话题道。 吃完早饭,林巧云准备下地干活,就看见蒋富贵和司慧西站在院子里。 “大舅!大舅妈!”林巧云连忙迎上去。 蒋富贵背着个大麻袋,司慧西提着个旧竹篮。 看他们满头大汗的样子,想必是专程来看她的。 “早就想送过来了。”蒋富贵把麻袋放下,用袖子擦了把汗,“这两天忙着收麦子,今儿才得空。” 司慧西灌了口水,环顾四周破败的老宅,直摇头:“这老房子也要三十块?你可真大方!这钱要是攒着,能买多少东西啊。” 林巧云笑笑:“好歹能住人,将来修一修,也不比别人家差。” 司慧西打开麻袋:“这是二十斤粗粮,你们悠着点吃。我跟你舅也是背着饥荒的,没多少粮食了。” 然后又从竹篮里往外掏:“这是针线、盐巴和豆酱。” 最后掏出两个鸡蛋来,“都攒着你阿翠姐坐月子用了,这俩个现成的。” 送走大舅大舅妈,林巧云坐在堂屋的小板凳上,望着手里的鸡蛋发呆。 那天的穿越和消失的鸭蛋,会不会有什么关联? 她小心翼翼地把鸡蛋放进口袋,又一次走进厨房。 “万一这次也......”林巧云咬了咬下唇,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鸡蛋。 厨房里安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声,她深吸一口气,把第一个鸡蛋轻轻放进圆坑里。 心跳如擂鼓,她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那颗安静躺着的鸡蛋。 周围的空气仿佛凝固了,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 一秒、两秒、三秒...... 突然间,鸡蛋开始轻微晃动,仿佛被一只看不见的手轻轻推动。 光线在蛋壳表面流转,投射出奇异的光晕。 “咦?”林巧云瞪大了眼睛,身体不自觉地前倾。 下一刻,鸡蛋凭空消失了!就像被什么东西吞噬了一样,连一点痕迹都没留下。 手心里的第二个鸡蛋似乎变得格外沉重,林巧云的手指微微颤抖。 她望着那个神秘的圆坑,内心十分复杂。 “算了,豁出去了!”她一狠心,把第二个鸡蛋也放了进去。 果然,第二个鸡蛋也像第一个一样,轻轻晃动几下后消失不见。 圆坑依旧平静,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林巧云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将手掌覆在小圆坑上。 掌心传来一阵奇异的温热感,接着是一阵天旋地转的眩晕。 眼前一花,她的身影瞬间消失在破旧的厨房里。 再次睁开眼时,眼前是一个更加破败的厨房。 阳光从破损的屋顶漏下来,照亮了空荡荡的灶台。 墙上挂着已经泛黄的挂历和报纸,上面印着模糊不清的文字。 角落里散落着几个红色的塑料袋,还有各种她从未见过的包装纸。 那个把她吓了一跳的塑料瓶子还安静地躺在原处,被她踩扁的瓶身在晨光中泛着微弱的光泽。 林巧云弯腰捡起塑料瓶,好奇地翻看着。 透明的瓶身已经略显浑浊,包装纸被日晒雨淋得只剩下“矿泉水”三个模糊的字迹。 她仔细摸索着周围,很快在灶台底下找到了一个红色的瓶盖。 试着把瓶子捏回原形,再把瓶盖拧上去,竟然完美契合! “这比玻璃罐子轻巧太多了!”林巧云眼前一亮,脸上露出惊喜的神色。 想到平时下地干活,大家都得拿着沉重的瓦罐或者玻璃罐头瓶,这种轻便的水瓶简直就是个宝贝。 她小心翼翼地撕掉瓶子上剩余的包装纸,将它藏在灶台旁边。 接下来,该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了。 她深吸一口气,推开了老宅的大门,眼前的景象却让她惊呆了。 熟悉的河湾村变得面目全非,曾经整齐的房屋现在东倒西歪,杂草丛生。 几栋陌生的二三层小楼也都显得破败不堪,墙皮剥落,露出里面的红砖。 回头看看身后的老宅,墙上还用红油漆画了个“拆”字。 “这是要拆我们家?”林巧云皱起眉头,心里泛起一阵说不出的滋味。 村里的路完全变样了,原本熟悉的小路不见了踪影。 她只能从厨房后门绕出去,爬上后面的小山坡。 站在高处,眼前的景象让她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山下是密密麻麻的楼房,一栋连着一栋,像巨人种下的石块,一直延伸到视线尽头。 宽阔的马路比河集的还要大好几倍,黑色的路面在阳光下泛着光。 最让我震惊的是,天还没完全亮,山下的路灯却已经亮如白昼,像是撒了一地的星星。 “这玩意耗电不少吧?”林巧云喃喃自语,想起村里那时常跳闸的电力供应。 在他们村里,电力可是稀罕物,只有生产组开会和灌溉时才用得上。 家里平常点的都是蜡烛和煤油灯,哪见过这么多明亮的电灯。 山路已经不是记忆中的泥巴小道,而是铺着水泥的台阶,虽然有些破损,但走起来比以前方便多了。 十几分钟后,林巧云来到了一条热闹的街道。 天还没大亮,街上就已经有不少人在忙碌。 老人们穿着鲜艳的运动服,三三两两地散步,有的手里还拿着豆浆油条; 年轻人边啃着煎饼果子边匆匆赶路,脚步飞快。 街道两旁是各种小店,有卖早点的,有卖水果的,还有些店面她根本叫不出名字。 空气中弥漫着各种食物的香气,让她不由自主地咽了咽口水。 这些在村里只有过年才能吃到的白面包子馒头,在这里竟然随处可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