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死重生后,她逼渣男以死谢罪!(时赋秋裴奕宋安莲)全文免费_(时赋秋裴奕宋安莲)惨死重生后,她逼渣男以死谢罪!后续阅读(时赋秋裴奕宋安莲)
第5章 裴奕再次出现在她视线内时,整个人如同死尸般,全身压在身侧人身上。 额间密密麻麻渗着细汗,虚脱至极。 扶着裴奕的婢子浑身哆嗦着,不敢抬头。 时赋秋知道她在怕什么。 若是上一世,自己见到裴奕趴在另一个女人的肩头,定会气炸。 可如今的她,只会嫌弃裴奕这等肮脏之人,染脏了她府上婢女! “扔上马车。” 时赋秋没给他一个眼神,径直登上独属她的马车。 时赋秋喜欢张扬的物件,最好是让人一见就知,这定是昭华公主的物件! 因此她的马车是陛下特赐,世上仅此一辆。 通体呈金黄色,车顶上一颗南海大珍珠挺立,车身粉晶紫晶装饰,就连车轮都是顶尖的材料而制。 如此精致华美的马车,便不必说它的坚实程度了。 这还仅仅是外形,内里铺着一层厚厚的软垫,桌上早已摆好茶点吃食,两侧均是由工匠亲手雕刻出各式样的图案,旁侧打造出小橱柜,放着的都是时赋秋的首饰衣衫等用品。 这马车,承十人不成问题。 足以见陛下对其的宠爱纵容。 而裴奕的马车,是府中下人出行用的。 时赋秋大发慈悲的借他一用。 时赋秋苦恼地扶额,“又做了一件好事,世上怎么会有本宫这等良善之人?” 金銮殿 “儿臣臣草民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帝王高坐在龙椅上,声音低沉雄厚,“平身。” 大霄惯例,状元榜眼探花授官,当于金銮殿,由陛下出题,而后亲授。 因此今日在场的,除了三位高中的年轻人,还有不少朝中德高望重的臣子,为的就是考察这届学子的真实才学。 只是...... 帝王宠溺地笑了笑,“昭华,你这是?” 朝中大事,一个公主在这做什么? 众臣早就不满,但终究无人敢开口。 皇帝亲自开了这个头,底下臣子终于忍耐不住。 “公主殿下,恕老臣多言,今日是学子授官的大日子,您在这,有些不合适。” “我朝金銮殿,是群臣上朝觐见的地方,就算是平时,这儿也不是公主该来的地方。” “是啊是啊,成何体统!” “......” 众臣你一言我一语,根本没给时赋秋开口的机会。 时赋秋脸色瞬间沉了下来,不等她开口讨伐这群人,龙椅上那位,早就急了眼。 “放肆!” “你们是要造反吗?当着朕的面如何羞辱朕之公主,是否哪日,朕做得不合你们的意,你们便要群起而攻之,取朕的项上人头泄愤?!” 群臣立刻下跪求饶。 “臣等知错,陛下恕罪!” 等了良久,上头人没什么反应,便立刻道:“臣等知错,昭华公主恕罪!” 时赋秋扬起浅笑,这帮人还不算蠢。 “罢了,今儿,是大日子,自当和气,都快请起吧!” 说罢,她径直走到群臣之首的前方,伸手虚扶了一把。 “哎呦,魏尚书,您怎能跪我呢?虽是君臣有礼,可名义上您也算是本宫的舅舅了,您跪我,这不是折煞了小辈吗?” 魏尚书闻言,脸色黑的如锅底般,眸中的冰寒迫人得很。 他哪里是跪她? 这小鬼,分明是想借机羞辱他! 对上这等阴寒的眸子,时赋秋哪里会怕? 手上还扶着魏尚书的胳膊,眸色也深沉的可怕。 在场哪个不是人精? 哪个不知晓宫中此等秘辛? 见此赶紧低下头去,怕被牵连。 魏尚书家有一妹,风华万千,姿容绝代,进宫之后得皇后娘娘照顾,二人关系十分要好,甚至义结金兰。 可谁知,如此亲厚的姐妹,也会生嫉妒之心。 皇后长子死于魏贵妃之手。 人尽皆知的事,却苦于没有实证。 皇后也拿魏贵妃没办法。 两家亲戚早已断了往来,而今时赋秋骤然提起,魏光好似被人当众扇了一耳光,又无从辩解。 抬头果然见皇上脸黑似锅底,忙低头道:“昭华公主哪里的话?不过是臣妹与皇后娘娘玩笑几句罢了,臣怎敢攀附皇亲?” 魏光心里恨极! 若不是这个倒霉妹妹做出这等傻事,他怎么说现在也是个国舅,也不至于被当中羞辱! 朝中还有谁敢对他不敬? 可他也明白,妹妹就算是做错了事,也是他妹妹,也是姓魏的。 一家人,荣辱与共。 时赋秋眼中划过讥笑,不再开口。 裴奕一直低着头听着,身子早已恢复,他甚至觉得比之前更甚。 只听上方传来声音,“好了,吵吵嚷嚷成何体统?” “近日有一桩事,朕苦于求计而不得,邵阳蝗灾泛滥,今年更胜从前,朝中百官皆不明是何缘故,不知你们是否有法子,解了邵阳百姓的苦难?” 能在一众学子当中脱颖而出的,绝不是泛泛之辈。 对这等灾祸自是有所耳闻。 陆煜文怀笑,最先开口,“草民陆煜文,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草民拙见,或可修建水库,开挖水渠,蝗见水,或会惧怕,稍缓邵阳急况。” “哧,哪里来的小童,如此天真,到底是年轻。” 某个高官闻言,毫不犹豫地嗤笑。 陆煜文忙低下头,不知所措。 皇上眸中划过无奈,此子虽才华不棐,探花之才,但终究懦弱,不堪大用,他轻叹一声,耐心道:“先前也有官员发现,水足之地,蝗会少于其他地方,可邵阳挖不出水来,朕也试过引水,可耗费太大,国库引不起啊!” 裴奕略有所思,上前一步道:“陛下,草民以为,可以让邵阳官吏前去捕蝗,所捕最多者,可得奖赏。” 时赋秋浅笑一声,“不以粮食为生,捕蝗怎会用心?儿臣以为,官吏捕蝗不如百姓捕蝗,且百姓居多,蝗灾又与他们的生计关联,想必做起事来,定不遗余力。” 皇帝瞬间瞪大眸子,“此法好!” 而后,皇帝眸光一转,“你为何不言?” 看向的正是此届榜眼,方白宇。 方白宇立刻行礼,“草民参见陛下,陛下金安,草民不语,是因为草民是邵阳人,亲眼见过蝗灾,明白除掉蝗灾并非是那样容易的事,草民今生之愿,便是助家乡早日摆脱蝗灾的苦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