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月传——下》(灵月霍明渊)全文免费_(灵月霍明渊)《灵月传——下》后续阅读(灵月霍明渊)

匿名 2025-09-25 11:40:54 3

第31章将军归朝

二月二龙抬头,御花园的玉兰开得正好。灵月穿着月白绣玉兰的宫装,捧着温玉手炉往慈宁宫去,突然听见身后传来铠甲相撞的脆响。

"柔贵妃,别来无恙。"

熟悉的声音像北疆的风,卷着松木香撞进耳朵。灵月的脚步顿住,转身时,看见霍明渊穿着玄色铠甲站在桃树下,左眉尾的箭疤比从前更深了,像道刻进骨头里的勋章。

"将军,别来无恙。"灵月福了福身,目光扫过他铠甲内袋——那里还装着她的平安结,鼓出个小小的包。

《灵月传——下》(灵月霍明渊)全文免费_(灵月霍明渊)《灵月传——下》后续阅读(灵月霍明渊)

霍明渊望着她鬓角的银簪,突然笑了:"这簪子...和当年的木簪,倒有几分像。"

灵月摸着银簪,想起熔铸木簪时的场景:"是用当年那支断簪熔的,刻着’灵月’二字。"

霍明渊的手指动了动,像要触碰她的发簪,却又放下了。他望着她腕间的温玉手炉,轻声说:"手还凉吗?"

灵月的心跳漏了半拍。她想起小桃临终前的话,想起霍明渊救她时的体温,突然笑了:"有这手炉...好多了。"

霍明渊望着她,眼里的光像北疆的星子:"南疆的蓝花楹...开得正盛。"

灵月摸着凤袍内衬的"等"字帕子,想起他从南疆送来的帕子,轻声说:"我知道。"

两人相对而立,桃花落在霍明渊的铠甲上,落在灵月的发间。灵月望着他铠甲上的鳞片,想起自己绣的蓝花楹铠甲——那是她准备送他的,却一直没机会。

"将军此次回京...是?"灵月问。

"南疆平定了。"霍明渊说,"陛下召我回朝,任镇北将军。"

灵月的眼睛亮了:"那...你不用再去北疆了?"

霍明渊望着她,突然笑了:"除非...有人要我去。"

灵月的脸微微发烫。她望着桃树下的落英,想起当年遗落的平安结,想起他说"这命是你的"。原来有些话,不用明说,彼此都懂。

"将军,"灵月说,"太后今日在慈宁宫设宴,你...可愿同去?"

霍明渊摇头:"末将还有军务要奏。"他望着她,"不过...若贵妃娘娘赏脸,末将明日...陪您去御花园看桃花。"

灵月笑了:"好。"

霍明渊行了个军礼,转身离去时,铠甲上的鳞片在阳光下闪着光,像她绣的金蝶——终于要振翅高飞了。

灵月望着他的背影,突然想起小桃说"姑娘的手好凉"。她摸着温玉手炉,玉面的温度透过帕子,焐着她的掌心。原来有些暖,是要等的啊。

"娘娘,该走了。"春杏轻声提醒。

灵月点了点头,往慈宁宫走。路过桃树林时,她捡起朵落在地上的桃花,夹在《内廷典制》里——那是崔尚宫送的,现在翻得卷了边。

她摸着帕子上的"等"字,轻声说:"阿渊,我终于能站在你身边了。"

风掀起她的裙角,露出凤袍内衬的帕子,在阳光下泛着温柔的光——那是她和霍明渊的约定,是她在这吃人的宫里,最干净的光。

她望着御花园的桃花,想起母亲说的"莲长在泥里,才开得最干净"。现在她明白了,原来最干净的花,不是开在泥里,而是开在心里——哪怕心里全是疤,也能开出最艳的花。

灵月摸着温玉手炉,望着远处的宫墙,轻声说:"阿娘,您看,我终于活成了自己的伞,还能替爱的人遮风挡雨。"

风卷着桃花瓣打在她脸上,她却感觉不到疼。她知道,这宫里的路,还长着呢。可只要有霍明渊在,只要有小桃的帕子在,只要有母亲的木簪在,她就能走下去——哪怕踩着刀尖,也能走出条血路。

第32章帝心难测

暮秋的风卷着桂香撞进承乾宫,灵月正对着妆匣整理鬓边的赤金步摇。步摇上的珍珠垂落,在镜中晃出细碎的光,倒像极了小桃从前替她簪花时,发顶那支歪歪扭扭的银簪。

“娘娘,乾清宫传旨了。”小福子掀帘进来,手里捧着明黄的朱批折子,“陛下翻了您的绿头牌,戌时三刻侍寝。”

灵月的手顿了顿。她望着镜中自己的眉眼——眼尾的泪痣还是当年模样,只是眉峰比初入宫时多了几分冷硬。这是皇帝今年第三次翻她的牌子,每次都在秋深桂落时。

“知道了。”灵月接过折子,指尖扫过朱批的“柔贵妃侍寝”几个字,墨迹未干,还带着墨香。她想起上个月皇帝在御花园说的话:“你这双眼睛,和阿鸾(先皇后)当年在菊展上看朕时一模一样。”

戌时三刻,灵月踩着月光进了乾清宫。皇帝斜倚在软榻上,龙涎香熏得人昏沉。他的鬓角添了新的白发,连龙袍下的脊背都佝偻了几分,哪还有当年批折子到三更的模样?

“柔儿来了。”皇帝招招手,声音里带着酒气,“坐近些。”

灵月跪坐在他脚边,替他揉肩。皇帝的手指突然抚过她的耳垂:“你比从前更像她了。”

“陛下,臣妾只是臣妾。”灵月垂眸,指甲掐进掌心。她想起初入宫时,皇帝第一次见她,目光像在看件新得的瓷器——现在,这目光里多了层雾,蒙着对亡妻的执念。

“朕知道。”皇帝的手顺着她的发顶滑到后颈,“可看见你,朕就想起当年在御花园,阿鸾替朕捡玉佩的模样。那时她也是这样,垂着眼睛说‘陛下,玉佩脏了’。”他解下腰间的玉佩,“和太子的是一套,青玉刻‘乾’‘坤’。”

灵月盯着玉佩上的“坤”字,突然想起太子那支“乾”字玉佩——原来他们父子,早就在用同一块玉牌,把她当照见旧人的镜子。她强装柔顺:“陛下,臣妾给您唱支江南小曲?”

“好。”皇帝闭了眼,“就唱《采莲曲》吧,阿鸾从前爱唱。”

灵月的歌声轻得像风,唱的是母亲教的调子。她望着皇帝睡熟的脸,突然觉得他老了——眼角的皱纹像刀刻的,连龙袍下的脊背都佝偻了。

“贵妃娘娘,该去偏殿了。”随侍的嬷嬷轻声提醒。

灵月起身时,玉佩从皇帝腰间滑落。她捡起时,瞥见“坤”字下的刻痕——是先皇后的小名“阿鸾”。原来皇帝的恩宠,不过是对亡妻的执念,是他用来温暖自己暮年的炭火。

偏殿的帷帐放下时,灵月摸着腕上的温玉手炉。小桃临终前说“娘娘的手好凉”的声音突然在耳边响起,她这才惊觉,自己的手不知何时已冰得像块玉。

“娘娘,陛下赐了东西。”嬷嬷捧着锦盒进来,“是先皇后的翡翠朝珠,说与您的气质最配。”

灵月打开盒子,朝珠上的翡翠在烛火下泛着冷光——和当年太后赐她的镯子是一套。她望着镜子里的自己,朝珠衬得脖子更白,却像道无形的枷锁。

“谢陛下隆恩。”灵月的声音甜得像蜜,“替臣妾回禀陛下,臣妾定当好好收着。”

嬷嬷退下后,灵月把朝珠收进妆匣最底层。她摸着匣底的并蒂莲帕子,想起母亲临终前说的“女子要活成自己的伞”。现在的她,伞骨是硬了,可伞下的天,还是皇帝的天。

深夜,灵月躺在偏殿的床上,望着窗外的月亮。那月亮比江南的圆,却也比江南的冷,像皇帝的恩宠,亮得晃眼,却照不进人心。

她摸出袖袋里的蓝花楹花瓣——是霍明渊上个月托商队送来的,还带着南疆的阳光。“阿渊,”她轻声说,“你说北境的月亮和宫里的一样圆,可你知道吗?这圆月亮底下,藏着多少见不得光的事?”

窗外的更漏敲了三下,灵月突然笑了。她想起霍明渊说的“你有了护人的刀”,现在的她,刀是有了,可这刀,终究还是握在皇帝的手心里。

“小福子,”灵月唤来贴身太监,“明日替我去尚宫局,把各宫的月例账本再抄一份。”

小福子应了声“是”,退下时看了眼妆匣——他知道,娘娘的账本里,藏着比朝珠更贵重的东西。

灵月望着窗外的月亮,轻声说:“阿娘,您看,这宫里的路,越走越宽,可心,越走越凉。”

第33章母族荣耀

十月的阳光穿过承乾宫的雕花木窗,在青砖上投下斑驳的影。灵月坐在主位上,望着堂下的舅父舅母——舅父的背佝偻了,舅母的鬓角添了白发,连十岁的表弟,如今都长成了半大小伙子。

“灵月,不,娘娘。”舅母战战兢兢地跪下行礼,“我们一家能进这承乾宫,都是托了娘娘的福。”

灵月起身扶住她:“舅母,从前的事,我不怪你们。”她望着舅母发间的银簪——和当年逼她参选时戴的那支一模一样,“米铺的生意可好?”

“好,好得很!”舅父忙不迭地说,“自从娘娘晋了贵妃,米铺的生意翻了三倍,连州府都来订粮。”他搓了搓手,“就是...就是前儿有个官差说要查账,说是...说是太子旧部的余党。”

灵月的目光扫过他发颤的指尖——这和当年在米铺后堂,逼她接参选文书时的狠劲,判若两人。“舅父,”她轻声说,“米铺的账,可还干净?”

舅父的脸瞬间煞白。灵月望着他,突然想起初入掖庭时,自己跪在泥里捡木簪的模样。那时的她,连喊冤的资格都没有,现在...

“舅父,”灵月摸出块金牌递给他,“这是本宫的私印,以后米铺的账,每月送一份到承乾宫。”她的声音软了些,“我护得了你们一时,护不了一世。”

舅母突然哭出声:“娘娘,当年是我们对不住你...你娘临终前,还说让我们好好待你...”

灵月的指尖在帕子上顿了顿。她望着舅母哭花的脸,想起母亲临终前攥着她的手,说“阿月,你要活成自己的伞”。现在的她,伞下不仅有自己,还有这曾经逼她的一家人——可这不是原谅,是她终于有了不记仇的资格。

“小桃,”灵月唤来侍女,“带舅母去偏殿用茶,把本宫新得的姑苏蜜饯拿出来。”她转向表弟,“阿元,今年可考过了童生试?”

表弟涨红了脸:“回娘娘,学生上月刚中了秀才。”

灵月笑了:“好,明日让尚宫局给国子监递个话,收你做监生。”她摸着他的头,“读书不是为了做官,是为了明白,这世上的路,不止一条。”

表弟重重磕头:“谢娘娘!”

灵月望着他挺直的脊背,突然想起自己初入宫时,在掖庭替小桃擦血的模样。那时的她,眼里只有不甘;现在的表弟,眼里有了光——这光,是她用血和泪换的。

午后,灵月送舅父一家出承乾宫。舅母回头看了她一眼,轻声说:“娘娘,您和当年在米铺里的小阿月,真像又不像。”

灵月望着她的背影,突然笑了。她摸了摸腕上的温玉手炉,想起小桃临终前的话:“娘娘,您的手好凉。”现在的她,手还是凉的,可心里,多了团火——为了护着该护的人,这团火,就算烧穿了手,也要烧下去。

“小福子,”灵月说,“去把本宫的例银取五千两,送到米铺。就说...就说这是给阿元读书的束脩。”

小福子应了声,转身时看见灵月望着宫墙的方向,眼里闪着水光。他知道,娘娘的心里,藏着比例银更贵重的东西——那是当年在米铺后堂,被诏书砸疼的自尊;是掖庭泥里,那支断成两截的木簪;是小桃哑了时,写在掌心的“姑娘小心”。

灵月摸着发间的木簪——那是用当年的断簪熔了重打,刻着“灵月”二字。她望着宫墙外的天空,轻声说:“阿娘,您看,我不仅活成了自己的伞,还能替苏家撑起一片天。”

第34章暗卫伏线

承乾宫的密室里,烛火在青铜灯树间明明灭灭。灵月坐在檀木案后,望着跪在地上的十三人——他们都是她从辛者库挑的死士,脸上蒙着黑纱,只露出一双双如狼似虎的眼睛。

“今日起,你们便是‘月卫’。”灵月的声音像冰锥,“认药、易容、刺探消息,本宫亲自教。”她指了指案上的药瓶,“这是‘百日醉’,发作时像暴病而亡;这是‘迷魂散’,闻者三刻不醒。”

为首的暗卫摘下面纱,露出张平凡的脸:“娘娘,属下记得。”

灵月点头:“明日起,每人去各宫当差。景阳宫、钟粹宫、延禧宫...本宫要知道,每片瓦下的动静。”她的目光扫过众人,“记住,你们的命是本宫的,本宫要的,是这宫里的风,往哪边吹。”

暗卫们齐声道:“属下遵命!”

灵月满意地笑了。她想起崔尚宫说的“宫闱生存之道,是让自己有用”,现在的她,不止有用,更是这宫里最锋利的刀——而这把刀的刀刃,是这些暗卫磨出来的。

“娘娘,暗卫有消息。”小福子掀帘进来,手里捧着个油纸包,“丽贵妃的族弟,前儿从边疆回京了。”

灵月接过纸包,里面是张密报:“丽昭,丽贵妃族弟,现任羽林卫千总,近日频繁出入宗人府,查丽贵妃旧案。”

她的指尖在“丽贵妃旧案”几个字上顿了顿,想起当年小桃中毒时扭曲的脸,想起丽贵妃被拖去冷宫时的尖叫。“小福子,”她轻声说,“去御膳房,给丽千总送盏茶。”

小福子愣了愣,突然明白了:“娘娘是要...”

“对,和当年小桃中的毒一样。”灵月望着窗外的月亮,“这是替小桃讨的债。”

三日后的深夜,灵月站在承乾宫的露台上,望着景阳宫方向。暗卫的密报传来:“丽昭毒发,七窍流血而亡,太医院诊为‘暴疾’。”

她摸着温玉手炉,想起小桃临终前说“娘娘的手好凉”。现在的她,手还是凉的,可心里,多了丝痛快——这痛快,是替小桃出的气,是替自己挣的公道。

“娘娘,暗卫还有消息。”小福子递来另一封密报,“三皇子近日与兵部侍郎走动频繁,属下听见他们说‘军权’‘监国’。”

灵月的手猛地收紧。她望着远处的乾清宫,皇帝的灯还亮着——他老了,可三皇子才十岁,这宫里的权,又要开始争了。

“去把霍将军的信拿来。”灵月说。

小福子捧来个锦盒,里面是霍明渊从南疆送来的信:“北境的月亮,和你宫里的一样圆。等我平了叛乱,就来接你。”

灵月摸着信上的字迹,想起他铠甲内袋里的平安结,想起他说“这命是你的”。她把信贴在心口,轻声说:“阿渊,你看,这宫里的权,我替你攥着;这宫里的刀,我替你磨着。等你回来,我要以皇后之尊,站在你身边。”

窗外的月亮又大又圆,灵月望着它,突然笑了。她想起初入宫时说的“这宫里的月亮比江南冷”,可现在,这冷月亮底下,有她的暗卫,有她的权,有她和霍明渊的约定——这就够了。

“小福子,”灵月说,“去把本宫的凤袍拿来。”她摸着凤袍内衬的“等”字帕子,“明日替本宫去尚宫局,把封后大典的仪轨再查一遍。”

小福子应了声,退下时看见灵月望着宫墙的方向,眼里闪着光——那光,是希望,是复仇,是终于要站在巅峰的决绝。

灵月摸着发间的木簪,轻声说:“阿娘,您看,我终于活成了自己的伞,还成了这宫里的风。这风,会替我吹开所有的阴云,让我和阿渊,在江南的月亮底下,好好看一回日出。”

第35章旧怨新仇

暮春的风裹着紫藤花香撞进承乾宫,灵月正倚在廊下翻着暗卫送来的密报。宣纸上“丽昭”二字被朱砂圈了又圈,墨迹渗进纸纹,像块化不开的血渍。

“娘娘,丽千总今日去了宗人府。”春杏捧着茶盏站在阶下,“暗卫说他查了三时辰的旧档,出来时脸色跟锅底似的。”

灵月的指尖划过“丽贵妃暴毙”几个字,想起七年前冷宫那夜——丽贵妃被拖走时,指甲在青石板上刮出的刺耳声响,混着她的诅咒:“苏灵月,我族弟早晚替我讨回血债!”

“去把月卫的头儿叫来。”灵月将密报揉成一团,扔进炭盆,“本宫要他的茶盏。”

未时三刻,丽昭的官轿停在承乾宫门前。他穿着簇新的玄色官服,腰间的玉牌撞出清脆的响——那是羽林卫千总的令牌,映着日头泛着冷光。

“末将丽昭,见过柔贵妃娘娘。”他单膝跪地,抬头时目光如刀,“听闻娘娘协理六宫,特来讨杯茶喝。”

灵月望着他左眉尾的箭疤——和霍明渊的位置一般无二,却多了分阴鸷。“丽千总客气了。”她轻笑,“春杏,把本宫新得的碧螺春沏上,要去年雨前的。”

茶盏捧上来时,灵月亲自递到丽昭面前。青瓷盏底沉着几片茶叶,在热水里舒展成雀舌状。“这茶,本宫前日在慈宁宫与太后同饮的。”她的指尖擦过盏沿,“太后说,喝着像江南的春天。”

丽昭的喉结动了动。他望着灵月腕间的温玉手炉,突然想起宗人府旧档里的记录——丽贵妃被赐死那日,正是这双手,捧着药碗站在冷宫外。“谢娘娘。”他端起茶盏,“末将祖籍江南,最念这口。”

茶汁入喉的瞬间,丽昭的瞳孔骤缩。他望着灵月含笑的眼,终于想起暗卫密报里的“百日醉”——这毒初时如喉间卡了根刺,三日后舌头发麻,七日后七窍流血而亡。

“丽千总可是不舒服?”灵月的声音甜得像蜜,“春杏,快扶千总去偏殿歇着。”

丽昭被架着往外走时,撞翻了案上的茶盘。碎瓷片落了满地,其中一片上沾着褐色药粉——和当年小桃中毒时的药渣,分毫不差。

“娘娘,这是……”春杏欲言又止。

灵月摸着温玉手炉,玉面的温度透过帕子焐着掌心。“这是替小桃讨的债。”她望着丽昭踉跄的背影,“当年她哑了七日,喉咙里像着了火。现在,轮到他了。”

第七日寅时,暗卫的密报送进承乾宫。灵月坐在妆台前,看着“丽昭暴毙”四个字,突然笑了——和小桃中毒那日的笑,如出一辙。

“春杏,”她对着铜镜理了理鬓边的赤金步摇,“去尚宫局,把丽家在京的产业记下来。本宫要让他们知道,动本宫的人,是什么下场。”

春杏应了,转身时看见灵月望着窗外的紫藤,眼底泛着水光。她知道,娘娘的笑里,藏着小桃临终前那句“姑娘的手好凉”,藏着掖庭泥里那支断成两截的木簪,藏着所有被践踏的尊严。

“娘娘,霍将军求见。”小福子掀帘进来,“说是要送您南疆的蓝花楹。”

灵月的心跳漏了半拍。她望着镜中自己的眼——眼尾的泪痣还是当年模样,只是多了分狠劲。“请他进来。”

霍明渊穿着玄色便服跨进门槛,手里捧着束蓝花楹。花瓣是淡紫色的,还带着南疆的阳光。“听说丽昭的事了。”他将花束递给灵月,“你做得对。”

灵月摸着花瓣,想起他在南疆的信:“你的刀,该见血了。”“阿渊,”她轻声说,“这宫里的血,从来不是白流的。”

霍明渊望着她鬓角的银簪——那是用当年的断簪熔铸的,刻着“灵月”二字。“我知道。”他的指尖动了动,终究没碰她的发,“封后大典的仪轨,我让人查过了。你想要的,都能办到。”

灵月的眼睛亮了。她望着他铠甲内袋鼓起的形状——那里装着她的平安结,已经跟了他十年。“阿渊,”她笑着,“等我封了后,你要陪我去江南看月亮。”

霍明渊点头,目光落在她腕间的温玉手炉上。“手还凉吗?”

灵月摸着手炉,想起小桃临终前的话,突然红了眼眶。“有这手炉,好多了。”她望着他,“阿渊,你说...我们的孩子,会怪我吗?”

霍明渊的手覆在她手炉上,温度透过玉面传过来。“不会。”他说,“他们会知道,他们的娘,是这世上最勇敢的人。”

灵月望着他眼里的星子,突然笑了。她知道,这宫里的血债,她还了;这宫里的旧怨,她清了。现在,她要带着霍明渊的暖,走向最高处。

“阿渊,”她轻声说,“明日陪我去尚衣局看凤袍吧。我要亲自绣最后一只蝴蝶。”

霍明渊点头,目光扫过她发间的银簪。“好。”

窗外的紫藤开得正艳,灵月望着花影,突然想起母亲临终前说的“阿月,你要活成自己的伞”。现在的她,伞骨是硬了,伞下还多了个霍明渊——这把伞,终于能替她遮风挡雨了。

第36章凤袍藏帕

封后大典前七日,尚衣局的绣房里飘着金线的光泽。灵月坐在主位上,望着案上的凤袍——赤金底色,百蝶穿花,最中央的凤凰用孔雀羽线绣成,尾翼上的金箔在阳光下流转,像要从锦上飞出来。

“娘娘,这是最后一只蝴蝶了。”首席绣娘张妈捧着绣绷,“翅膀的金箔是按您的意思,用当年《百蝶朝凤》的边角料打的。”

灵月的指尖抚过蝶翼,金箔的刺手感和记忆里的碎丝重叠——那是她初入宫时,用舅母给的边角料绣出的惊艳,是她在这宫里挣下的第一块砖。“张妈,”她轻声说,“把这只蝴蝶的触须,再往右上偏三分。”

张妈应了,银针在绷上飞动。灵月望着她的手,突然想起小桃——当年在景福宫偏殿,小桃替她补绣时,针脚也是这样歪歪扭扭,却带着股子倔劲。

“娘娘,该歇会儿了。”春杏递来参茶,“您这两日没合眼,太医说要当心。”

灵月接过茶盏,目光落在凤袍内衬上——那里有块月白色的帕子,绣着个“等”字,是霍明渊在南疆时用战刀刻的,针脚歪得像团乱麻。“春杏,”她笑着,“去把本宫的绣线拿来,我要亲手缝这帕子。”

张妈和绣娘们退下后,灵月取出帕子。帕子的边角磨得发毛,是霍明渊贴身带了三年的痕迹。她选了缕月白绣线,在帕子背面绣了朵并蒂莲——和母亲留下的帕子上的花样,分毫不差。

“阿渊,”她轻声说,“你看,我把你的‘等’和我的‘莲’,缝在一起了。”

针线穿过凤袍时,灵月的指尖被扎出了血。血珠落在帕子上,晕开个小红点,倒像朵开在帕子上的花。她望着这点红,突然想起七年前坠湖那日——霍明渊救她时,铠甲上的冰碴子,和他渡气时的体温。

“娘娘,霍将军来了。”春杏掀帘进来,“说要给您看样东西。”

灵月慌忙将帕子塞进凤袍,却不想霍明渊已经跨进门槛。他手里捧着个锦盒,盒面雕着蓝花楹,是南疆的手艺。“这是给你的。”他说,“封后大典时,要戴在头上。”

灵月打开盒子,里面是顶赤金头冠——十二只凤凰衔珠,每只凤首上嵌着颗蓝花楹形状的蓝宝石,在阳光下泛着幽蓝的光。“阿渊,”她的声音发颤,“这太贵重了。”

“不贵重。”霍明渊望着她鬓角的银簪,“当年你用碎丝绣出百蝶,现在,我用碎玉雕这凤冠。”他的指尖轻轻碰了碰头冠,“你是这世上最配戴凤冠的人。”

灵月望着他,突然想起小桃临终前说的“娘娘的手好凉”。现在的她,手还是凉的,可心里,却像揣了团火——这火,是霍明渊给的,是她在这吃人的宫里,最干净的暖。

“阿渊,”她轻声说,“等我封了后,我们去江南吧。去看你说的青石板,看我阿娘种的莲。”

霍明渊点头,目光落在她膝头的凤袍上。“好。”他说,“我已经让人备了船,等大典一完,就出发。”

灵月笑了,眼泪却掉了下来。她望着他铠甲内袋鼓起的形状,突然想起当年遗落的平安结。“阿渊,”她摸出帕子,“我把你的‘等’,缝在凤袍里了。以后,我走到哪,你都在我心口。”

霍明渊的手覆在她手背,温度透过帕子传过来。“我知道。”他说,“我铠甲里的平安结,也一直贴着心口。”

窗外的阳光透过窗纸,在凤袍上投下片金斑。灵月望着那片光,突然想起母亲临终前说的“阿月,你要活成自己的伞”。现在的她,伞是有了,伞下还多了个霍明渊——这把伞,终于能替她遮风挡雨了。

“阿渊,”她轻声说,“明日陪我去慈宁宫吧。我要告诉太后,我要封后了。”

霍明渊点头,目光扫过她发间的银簪。“好。”

绣房里的金线在阳光下闪着光,灵月望着凤袍上的百蝶,突然笑了——这些蝴蝶,终于要跟着她,飞出这吃人的宫了。

第37章封后诏书

五月十六,天刚蒙蒙亮,坤宁宫的红烛就一盏盏燃了起来。灵月坐在妆台前,望着镜中自己的模样——十二旒凤冠压得脖颈发酸,百蝶穿花霞帔垂在地上,像条流动的星河。

“娘娘,陛下的诏书到了。”春杏捧着明黄的诏书进来,“李公公说,要当着满宫的面宣。”

灵月的指尖在帕子上顿了顿。她望着诏书上的“柔贵妃协理六宫有功,母仪天下,册为皇后”几个字,突然想起初入宫时,在米铺后堂接参选文书的模样——那时的她,手也在抖,可眼里只有不甘;现在的她,手还是抖,可眼里多了分决绝。

“宣吧。”她轻声说。

李公公的尖嗓音在坤宁宫回荡:“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满宫的宫人跪成一片,山呼声撞在殿顶,又弹回来。灵月望着跪在最前的霍明渊——他穿着玄色铠甲,左眉尾的箭疤在烛火下泛着淡粉,像道刻进骨头里的勋章。

“皇后娘娘千岁!”

灵月的目光扫过人群,突然想起小桃——若她还在,此刻该替她理理凤冠,说“姑娘,您真好看”。她摸着温玉手炉,想起小桃临终前的话,眼泪差点掉下来。

“娘娘,该去丹墀了。”春杏轻声提醒。

灵月起身时,凤袍扫过地面,带起一阵风。她望着霍明渊,他微微颔首,眼里的光像北疆的星子。她突然明白,这宫里的权,她攥住了;这宫里的暖,她也攥住了。

丹墀下,皇帝坐在龙椅上,望着她笑:“柔儿,你终于成了皇后。”

灵月跪在他面前,声音清亮:“臣妾定当不负陛下,不负这江山。”

皇帝的目光扫过她鬓角的凤冠,突然想起先皇后——当年她封后时,也是这样,眼里闪着光。他摸出玉佩,“这是‘坤’字佩,以后,你就是这后宫之主了。”

灵月接过玉佩,望着上面的“坤”字,突然想起太子的“乾”字佩。她知道,这宫里的权,从来不是谁的,是她用命挣的。

“起驾!”

鼓乐声中,灵月踩着红毯往太和殿走。凤冠上的珠串在阳光下闪着光,像她初入宫时绣的金蝶——终于振翅高飞了。

太和殿外,霍明渊站在观礼席最前。灵月望着他,他也望着她,目光交汇的瞬间,仿佛又回到了七年前的御池边——他抱着她上岸,箭疤泛着淡粉,体温烫得像团火。

“皇后娘娘千岁!”

山呼声再次响起,灵月望着满宫的宫人,突然想起母亲临终前说的“阿月,你要活成自己的伞”。现在的她,伞是有了,伞下还多了个霍明渊,多了个小桃的帕子,多了个母亲的木簪——这把伞,终于能替她遮风挡雨了。

“阿渊,”她轻声说,“等大典一完,我们就去江南吧。”

霍明渊点头,目光落在她凤袍上——那里藏着他的“等”字帕子,藏着他们的约定。

夕阳西下时,灵月站在坤宁宫的露台上,望着天上的月亮。那月亮比江南的圆,却也比江南的冷,可她的心里,却暖得像团火——这火,是霍明渊给的,是小桃给的,是母亲给的。

她摸着温玉手炉,轻声说:“小桃,你看,我终于成了皇后。这宫里的月亮,真比江南的圆,可也真冷啊。不过没关系,我有阿渊,有你的帕子,有母亲的木簪——我不孤单。”

风掀起她的裙角,露出凤袍内衬的帕子,在月光下泛着温柔的光——那是她和霍明渊的约定,是她在这吃人的宫里,最干净的暖。

灵月望着月亮,突然笑了。她知道,这宫里的路,还长着呢。可只要有霍明渊在,只要有小桃的帕子在,只要有母亲的木簪在,她就能走下去——哪怕踩着刀尖,也能走出条血路。

“阿渊,”她轻声说,“我们的孩子,会活成什么样子呢?”

霍明渊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会活成你这样——勇敢,坚韧,心里有光。”

灵月转身,扑进他怀里。铠甲的冷透过衣料传来,可他的体温,却暖得像团火。她望着天上的月亮,轻声说:“阿渊,我们去江南吧。去看真正的月亮,看真正的春天。”

霍明渊点头,抱紧了她。月光洒在他们身上,像层温柔的纱。灵月知道,这一路她杀了太多人,手染鲜血,可她终于有了保护自己、保护所爱之人的力量——这,就是她要的后宫之主。

第38章凤冠霞帔

大昭二十三年三月十八,天未亮透,坤宁宫的东暖阁已亮起了十盏羊角灯。灵月坐在妆台前,望着铜镜里的自己——鬓间的十二旒凤冠压得脖颈发酸,百蝶穿花霞帔上的金线在烛火下流转,像把碎金撒在身上。

“娘娘,这凤冠重十六斤呢。”司制春杏跪在地上替她系霞帔,“当年先皇后封后时,也是这顶冠,说是太祖皇帝亲赐的。”

灵月的指尖抚过凤冠上的东珠,想起昨夜在密室翻出的旧物——母亲的木簪熔铸的银簪,此刻正别在发间最里层,贴着头皮。“春杏,”她轻声说,“把帕子拿出来。”

春杏从妆匣最底层捧出个蓝布包。帕子展开,是霍明渊从南疆送来的“等”字帕子,边角被她绣了并蒂莲。灵月将帕子塞进凤袍内衬,贴着心口,能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心跳——和当年在掖庭替小桃擦血时的心跳,竟一模一样。

“吉时到——”

殿外传来赞礼官的尖嗓。灵月扶着春杏的手起身,凤冠上的珠串叮当作响,像极了小桃当年替她补绣时,银针落在绷子上的轻响。她望着镜中自己的眼尾,那里的泪痣还在,只是眼底多了层霜,像北境的冰湖。

承天门外,三十六对宫灯已连成火龙。灵月踩着红毯往太和殿走,丹墀下的文武百官跪成一片,山呼声撞在琉璃瓦上,震得檐角的铜铃直响。她的目光扫过观礼席最前排,看见霍明渊穿着镇北将军的玄色铠甲,左眉尾的箭疤在晨光里泛着淡粉——和当年救她时,在冰水里的模样,分毫不差。

“皇后娘娘千岁!”

山呼声再次响起时,灵月的脚步顿了顿。她望着太和殿的汉白玉阶,想起初入宫那日,自己跪在掖庭的青石板上捡木簪,那时她以为这宫墙是天,现在才明白,这宫墙不过是她的战场。

“皇后受册——”

礼部尚书捧着金册走过来,金册上的“苏灵月”三个字在阳光下闪着冷光。灵月接过金册,指尖触到冰凉的金页,突然想起小桃临终前说“娘娘的手好凉”——原来这凉,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

“皇后受宝——”

皇后之宝的玉玺捧上来时,灵月望着玺纽上的百鸟朝凤,想起三年前协理六宫时的凤印。那枚玉印她收在妆匣最底层,现在,这方玉玺才是她的刀——能定人生死,能护她想护的人。

大典进行到正午,灵月的脖颈已酸得发木。她望着跪在丹墀下的霍明渊,见他抬头看了自己一眼,又迅速垂下。那一眼里有什么?是当年收平安结时的温柔,是北疆雪夜写信时的牵挂,还是此刻作为臣子对皇后的敬意?

“礼成——”

赞礼官的声音像根针,刺破了满殿的喧嚣。灵月望着太和殿外的日晷,想起小桃说“等咱们出了头,我给您买块羊脂玉的手炉”——现在她有了温玉手炉,小桃却不在了。

回坤宁宫的路上,春杏小声说:“娘娘,霍将军的铠甲在阳光下闪得厉害,像您当年绣的金蝶。”

灵月摸了摸凤袍内衬的帕子,笑了:“他本就是要振翅的蝶,我不过是帮他掸了掸翅膀上的泥。”

坤宁宫的合卺宴设在傍晚。灵月坐在主位上,望着案几上的交杯酒,突然想起初承圣宠那晚,皇帝说她像先皇后。现在的她,穿着皇后的翟衣,戴着皇后的凤冠,可皇帝眼里的光,还是落在她的眉眼上——那是先皇后的影子。

“皇后,喝了这杯酒吧。”皇帝举着酒盏,“朕老了,以后这后宫,还要靠你撑着。”

灵月端起酒盏,望着里面的倒影——是个穿着凤袍的女人,眼神比当年的自己锋利百倍。她仰头饮尽,酒液入喉像吞了块冰,“陛下放心,臣妾会护好这江山。”

深夜,灵月卸了凤冠,揉着发酸的脖颈。春杏捧着温玉手炉进来,“娘娘,霍将军派人送东西来了。”

灵月接过锦盒,打开后是块羊脂玉牌,刻着“平安”二字——和当年他救她时送的玉牌一模一样。盒底压着张纸条,字迹是他的:“凤冠虽重,不及你当年在掖庭捡木簪时的脊梁。”

灵月的眼泪掉在玉牌上。她望着窗外的月亮,想起初入宫时说的“这宫里的月亮比江南冷”,可现在,这月亮底下有霍明渊的信,有小桃的帕子,有母亲的木簪——这就够了。

“春杏,”灵月说,“把玉牌收进妆匣最底层,和小桃的银镯放在一起。”

春杏应了,退下时看见灵月摸着凤袍内衬的帕子,嘴角挂着笑——那是她初入掖庭时,替小桃擦血的笑,干净得像江南的晨露。

第39章帝后对酌

封后大典的第二日,坤宁宫的合卺宴设在偏殿。灵月穿着月白绣玉兰的宫装,腕间的温玉手炉焐着掌心,望着案几上的并蒂莲纹酒壶——这是皇帝特意从内库调来的,说是先皇后当年的陪嫁。

“皇后,坐近些。”皇帝斜倚在软榻上,龙涎香熏得人昏沉,“朕有话和你说。”

灵月跪坐在他脚边,替他揉肩。皇帝的手指突然抚过她的耳垂:“你比阿鸾更像皇后。”

“陛下,臣妾只是臣妾。”灵月垂眸,指甲掐进掌心,“阿鸾娘娘是您的妻,臣妾...不过是个替您管家的。”

皇帝笑了,笑声里带着几分苍凉:“你倒是比她清醒。阿鸾总说‘夫妻一体’,可这宫里哪有什么夫妻?不过是朕和后,君与臣。”他解下腰间的“坤”字玉佩,“这是阿鸾的,现在给你。”

灵月接过玉佩,触手生温。她望着上面的刻痕——“阿鸾”二字被磨得发亮,像极了皇帝对亡妻的执念。“陛下,这是阿鸾娘娘的东西,臣妾受不起。”

“受得起。”皇帝的声音轻得像风,“你比她狠,比她能扛,这宫里的风雨,你扛得住。”他指了指窗外的御花园,“三皇子下月就十岁了,朕打算让他监国。”

灵月的手顿了顿。她想起暗卫的密报——三皇子近日与兵部侍郎走动频繁,想起霍明渊在北疆的信:“北境的狼崽子们,最会趁老狼王打盹时磨牙。”“陛下,三皇子还小。”

“小?”皇帝笑了,“朕十岁时,已经跟着先皇批折子了。”他望着灵月,“你护着他,就像当年护着自己。”

灵月望着他眼里的光——那是对新君的期待,是对旧人的怀念,是对暮年的不甘。她突然明白,皇帝从来没把她当妻子,甚至没当棋子,只是把她当面镜子,照见自己未竟的野心。

“陛下,臣妾遵旨。”灵月福了福身,“三皇子若有差池,臣妾提头来见。”

皇帝的目光扫过她鬓角的银簪,突然笑了:“你这簪子...和当年在掖庭戴的木簪,倒有几分像。”

灵月摸着银簪,想起熔铸木簪时的场景:“是用当年那支断簪熔的,刻着‘灵月’二字。”

皇帝的手指动了动,像要触碰她的发簪,却又放下了。他望着她腕间的温玉手炉,轻声说:“手还凉吗?”

灵月的心跳漏了半拍。她想起小桃临终前的话,想起霍明渊救她时的体温,突然笑了:“有这手炉...好多了。”

殿外突然传来更漏声,敲了三下。皇帝的眼神突然浑浊起来,像被蒙了层雾:“阿鸾,你看,咱们的孩子要当太子了...”

灵月望着他,突然觉得他老了——眼角的皱纹像刀刻的,连龙袍下的脊背都佝偻了。她摸出帕子替他擦嘴角的涎水,帕上的并蒂莲被揉得皱巴巴,“陛下,该歇了。”

皇帝闭了眼,很快发出均匀的鼾声。灵月望着他,突然想起初入宫时,自己跪在掖庭的青石板上捡木簪,那时她以为这宫是深渊,现在才明白,这宫是她的战场,而她,已经是这战场的王。

“娘娘,霍将军求见。”春杏掀帘进来,声音压得很低,“说是有北疆急报。”

灵月的心跳突然快了。她理了理鬓发,跟着春杏往外走。坤宁宫的后苑里,霍明渊穿着玄色便服站在梅树下,月光落在他的箭疤上,像道未愈合的伤。

“阿渊。”灵月轻声说。

霍明渊转身,眼里的光像北疆的星子:“灵月,我要去北疆了。”

灵月的手猛地攥紧帕子。她想起他铠甲内袋里的平安结,想起他说“这命是你的”,突然笑了:“好,我等你。”

霍明渊望着她,突然伸手替她擦掉眼泪:“你还是你,是那个在掖庭里替小桃擦血的姑娘,只是现在,你有了护人的刀。”

灵月望着他,突然扑进他怀里。霍明渊的铠甲是冷的,可体温烫得像团火,焐化了她睫毛上的冰碴。“阿渊,”她轻声说,“等我退了这后位,我们去江南看月亮,好不好?”

霍明渊点头,怀里的人突然笑了:“你答应了,不许反悔。”

月光透过梅枝,落在两人交握的手上。灵月摸着他掌心的茧,想起当年他在北疆中箭毒时,自己连夜熬药的模样。原来有些情分,早就在岁月里长成了骨血。

“灵月,”霍明渊轻声说,“北境的月亮,和你宫里的一样圆。”

灵月望着月亮,突然笑了。她想起小桃临终前说“娘娘的手好凉”,想起母亲临终前说“阿月,你要活成自己的伞”,现在的她,伞骨是硬了,伞下的人,也终于有了能并肩的。

“阿渊,”灵月说,“你看,这宫里的月亮,比江南的圆,却也比江南的冷。可只要有你在,这冷月亮底下,也能开出花来。”

霍明渊望着她,眼里的光更亮了:“会的,灵月。我们的花,会开得比江南的莲,比北疆的蓝花楹,都艳。”

更漏敲了五下时,灵月望着霍明渊离去的背影,突然想起小桃的帕子,想起母亲的木簪,想起自己初入宫时的模样。她摸着温玉手炉,玉面的温度透过帕子,焐着她的掌心——原来这宫里的凉,终会被真心焐热的。

她望着月亮,轻声说:“小桃,你看,我终于护得住想护的人了。这宫里的路,还长着呢。可只要有阿渊在,只要有你的帕子在,只要有阿娘的木簪在,我就能走下去——哪怕踩着刀尖,也能走出条血路。”

风卷着梅瓣打在她脸上,她却感觉不到疼。她知道,这宫里的故事,才刚翻到新的一页。而这一页的开头,写着两个字:“希望”。

第40章夜访将军

坤宁宫的更漏敲过三更时,灵月仍对着妆匣发怔。凤冠上的东珠在烛火下泛着冷光,映得镜中那张脸愈发苍白。她伸手摘下十二旒凤冠,珠串相击的脆响惊得窗外寒鸦扑棱着翅膀飞走,留下片空荡荡的夜色。

"娘娘,该启程了。"春杏捧着狐裘站在身后,声音压得极低,"霍府的后门留着灯,暗卫已经清过路径了。"

灵月摸着腕上的温玉手炉,玉面的温度透过帕子渗进掌心。这是小桃走后,她从未离身的物件。"把那支木簪替我戴上。"她轻声说,"就是用当年断簪熔的那支。"

春杏愣了愣,从妆匣最底层捧出支银簪。簪头的莲瓣被金漆描过,在烛火下泛着温润的光——正是当年在掖庭被踩断的木簪熔铸而成,刻着"灵月"二字。

"娘娘,"春杏替她别好发簪,"您戴这支簪子...像极了刚入宫时的模样。"

灵月望着镜中鬓角的银簪,突然笑了。她想起初入掖庭那日,木簪滚进泥里时的狼狈;想起霍明渊救她时,箭疤在冰水里泛着淡粉的模样;想起小桃哑了时,在她掌心写"姑娘小心"的温度。原来有些东西,看似被岁月磨碎了,却在血脉里扎得更深。

"走吧。"灵月披上狐裘,将温玉手炉塞进袖中,"别让将军等久了。"

霍府的后门隐在垂杨后,灯笼的光映着朱漆门框,像团不熄的火。灵月刚跨进门槛,便听见熟悉的脚步声——霍明渊穿着月白便服站在廊下,铠甲换作了家常的锦袍,左眉尾的箭疤在月光下泛着淡粉,倒比穿铠甲时多了几分温柔。

"柔皇后。"他行了个军礼,声音却软得像江南的雨,"深夜来访,可是有公务?"

灵月望着他发间未束的墨发,突然想起三年前在金銮殿外跪雪,他替她擦去额角雪水时的温度。"霍将军,"她福了福身,"本宫以皇后之尊,来慰问镇北将军。"

霍明渊笑了,转身引她往内院走:"内院的暖阁烧着红泥小火炉,南疆的蓝花楹茶刚煮好。"

暖阁里飘着清苦的茶香,案几上摆着碟桂花糕——是灵月从前最爱的甜。她望着茶盏里沉浮的蓝花楹花瓣,想起霍明渊从南疆送来的每一束花,想起他在信里写的"等"字帕子。

"这茶,"她捧起茶盏,热气熏得眼眶发酸,"和当年在承乾宫喝的,一个味道。"

霍明渊坐在她对面,目光扫过她鬓角的银簪:"那支簪子,我在金殿上见过。"他指腹摩挲着案几上的平安结——正是灵月初入宫时绣的那个,"当年在御花园捡到它时,我以为...是上天给的信物。"

灵月的手一抖,茶盏里的水溅在帕子上。帕子是小桃生前绣的并蒂莲,针脚还带着她的温度。"阿渊,"她轻声说,"我终于站到了这一步,可你还是你,我却不是我了。"

霍明渊伸手替她擦掉泪:"你还是你,是那个在掖庭里替小桃擦血的姑娘,是那个用碎丝绣出百蝶朝凤的绣娘,是那个为救我跪断膝盖的傻丫头。"他的拇指抚过她眼下的泪痣,"只是现在,你有了护人的刀。"

灵月望着他眼里的星子,突然想起小桃临终前说"娘娘的手好凉"。她把温玉手炉塞进他掌心:"小桃走的时候说,我的手比掖庭的青石板还凉。"她的声音带着哭腔,"可你看,我有了手炉,有了凤印,有了这宫里最尊贵的位份...为什么还是暖不起来?"

霍明渊的掌心裹住手炉,温度透过玉面传进她心里。"因为你的手,"他说,"握过太多冰冷的东西——丽贵妃的毒,太子的刀,小桃的血。"他望着她腕间的凤印,"可你的心,从来没变过。"

灵月的眼泪大颗大颗掉在茶盏里,荡开一圈圈涟漪。她想起母亲临终前说"阿月,你要活成自己的伞",想起霍明渊说"这命是你的",想起小桃说"姑娘的手好凉"。原来最凉的不是手,是心里那些擦不干的血。

"阿渊,"她望着他铠甲内袋鼓起的形状,"你还留着那个平安结?"

霍明渊取出平安结,红绳已经褪了色,"安"字的针脚却依然清晰。"我每次上战场前,都会摸它。"他说,"它比我的铠甲还管用。"

灵月接过平安结,指尖抚过熟悉的针脚。这是她在这宫里,唯一不带算计的温暖。"等我退了这后位,"她轻声说,"我们去江南看月亮好不好?去看你说的青石板上的糖霜雪,去看我阿娘种的莲花。"

霍明渊望着她眼里的光,突然笑了:"好。我在南疆时,让人在苏州买了处院子,后院有池塘,能种莲花。"他从怀里摸出块玉牌,"这是地契,等你想走了,我们就走。"

灵月接过玉牌,体温透过玉面渗进掌心。她望着霍明渊眼里的坚定,突然明白——这宫里的凉,终会被真心焐热的。

"阿渊,"她把平安结重新塞进他铠甲内袋,"再等等我。等三皇子坐稳了太子位,等这宫里的刀都收进鞘里...我就跟你走。"

霍明渊点头,目光落在她发间的银簪上:"我等。"

更漏敲过五更时,灵月起身告辞。霍明渊送她到后门,月光落在两人肩头,像撒了层糖霜。"娘娘,"他说,"北境的蓝花楹要开了,我托商队给您带些花种。"

灵月笑着点头,转身时被他拉住手腕。霍明渊的掌心贴着她的,温度烫得像团火:"灵月,你永远是你。"

灵月望着他,突然笑了。她摸着发间的银簪,望着霍府灯笼里的光,轻声说:"阿渊,我知道。"

回坤宁宫的路上,灵月望着天上的月亮。那月亮比江南的圆,却也比江南的冷,可她知道,只要有霍明渊在,只要有平安结在,只要有小桃的帕子在,这冷月亮底下,终会开出温暖的花。

"春杏,"她轻声说,"明日去尚宫局,把霍将军府的月例...翻倍。"她望着宫墙,"让那里...暖些。"

春杏应了,扶着她往宫里走。灵月摸着温玉手炉,突然想起小桃说"等咱们出了头,我给您买块羊脂玉的手炉"。现在她有了手炉,可小桃却不在了。她望着月亮,轻声说:"小桃,你看,我终于能护着自己,护着阿渊了。你...在天上,可还看得见?"

风卷着雪花打在她脸上,她却感觉不到疼。她知道,有些疼,是要带进棺材里的;可有些暖,也是要带进棺材里的——比如霍明渊的掌心,比如平安结的针脚,比如小桃的帕子。

相关阅读

最新句子

  • 1雨过晴天皆是光:结局+番外(孟忻枝 司霆烈)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雨过晴天皆是光:结局+番外)雨过晴天皆是光:结局+番外最新章节列表_笔趣阁(孟忻枝 司霆烈)
  • 2孟忻枝 司霆烈(雨过晴天皆是光:结局+番外)完结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孟忻枝 司霆烈最新章节列表_笔趣阁(雨过晴天皆是光:结局+番外)
  • 3鹤别空山踏明月结局+番外+完结(宋雪诗孟谦荀)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宋雪诗孟谦荀全文最新章节列表_笔趣阁(鹤别空山踏明月结局+番外+完结)
  • 4(孟谦荀 宋雪诗:结局+番外)完本书荒宝藏文推荐(孟谦荀宋雪诗)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孟谦荀 宋雪诗:结局+番外)最新章节列表_笔趣阁(孟谦荀宋雪诗)
  • 5孟忻枝司霆烈(孟忻枝司霆烈)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孟忻枝司霆烈)孟忻枝司霆烈最新章节列表_笔趣阁(孟忻枝司霆烈)
  • 6(凌霄花落与君决:全文+番外+结局)宝藏小说分享(锦瑟玄晟)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凌霄花落与君决:全文+番外+结局)最新章节列表_笔趣阁(锦瑟玄晟)
  • 7盛夏晚风终散结局+番外(林晚音傅珉轩)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盛夏晚风终散结局+番外)盛夏晚风终散结局+番外最新章节列表_笔趣阁(林晚音傅珉轩)
  • 8完美伴侣结局+番外(叶蓁蓁顾时宴许知意)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叶蓁蓁顾时宴许知意全文最新章节列表_笔趣阁(完美伴侣结局+番外)
  • 9叶蓁蓁顾时宴许知意(叶蓁蓁顾时宴许知意)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叶蓁蓁顾时宴许知意)叶蓁蓁顾时宴许知意最新章节列表_笔趣阁(叶蓁蓁顾时宴许知意)
  • 10(番外)+(结局)凌霄花落与君决:全文+番外+结局(锦瑟玄晟)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凌霄花落与君决:全文+番外+结局)最新章节列表_笔趣阁(锦瑟玄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