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琦雪司楚翰全文免费阅读最新 苏琦雪司楚翰第2章

匿名 2024-12-01 16:33:08 26

苏琦雪司楚翰是作者大神成名小说作品中的主人翁,书中苏琦雪司楚翰的情节表达的淋淋尽致,现代言情类的小说还写的如此之好,超棒!一起来看看小说简介吧!为了庆祝结婚十周年纪念,她特意在家里打扫卫生。结果在一本旧书的夹页里发现了一张泛黄的结婚证。结婚证上,男方是她的丈夫司楚翰,女方是司楚翰的的初恋——知青吴佩霞。上辈子的苏琦雪从震惊到气愤,再到心有不甘的跳了井,不过短短一天时间。可现在,她只花了一晚上,就让自己冷静了下来。此刻看到这张自己和司楚翰的合照,苏琦雪的心如一汪死水般平寂。她伸手将相框按下,不愿再看照片里的虚情假意。两辈子的假婚姻,这一世的十年感情,她会用最后七天时间做一个了结。

苏琦雪司楚翰全文免费阅读最新 苏琦雪司楚翰第2章

《苏琦雪司楚翰》 第2章 免费试读

夜深,清冷的月光透过窗棂照进小小的屋子。

苏琦雪没有休息,而是在一点点收拾着不要的东西。

她想,既然要走,就走得干净一点。

不留一点念想给司楚翰,更不留一点念想给自己。

桌上那对红双喜搪瓷缸、衣架上那条大红色的羊毛围巾,是司楚翰去年送的。

柜子里的成套的鸳鸯绣被套床单,是他们结婚时一起去百货大楼购置的。

这些东西,通通都不要了。

大大小小、零零碎碎的物件,苏琦雪收拾了两大袋,吃力的拿到垃圾站丢掉。

推开门,秋夜的冷风扑面而来,灌进她的衣衫里。

她没有觉得冷,因为她的心比这寒风更冷。

扔完垃圾,苏琦雪正要往回走,遇到隔壁的王婶也来扔垃圾。

“琦雪,这么多东西都不要了?”

苏琦雪一脸疲惫地回应:“都是些旧物,丢了以后再买新的。”

王婶眼睛一转,又凑近几分提醒。

“你不要老盯着自己这一亩三分地,也往外面看看呀。”

“那个叫吴佩霞的女同志做派就很不正经,你要小心她勾引你男人!”

听她这样说,苏琦雪心底一阵五味杂陈。

“多谢王婶关心,我会留意的。”

上辈子是她糊涂,看不清司楚翰的爱,所以心甘情愿的在外人面前替他开脱圆说。

现在她已经认清了一切,不会再做这样的傻事了。

回到家,关上门,隔绝了外界的一切声音。

看着空荡了不少的房间,苏琦雪悸动的心才慢慢平复下来。

再过几天,她就彻底离开。

到时候无论司楚翰找谁,都与自己无关。

关了灯,她独自躺下。

长长的夜里,只有她孤单的呼吸声。

梦里,她又回到了在革命胜利的前夕,司楚翰同她求婚的场景。

1949年,他们被困在天津一处联络点,不知能不能等到黎明的曙光。

司楚翰拿出一对红烛点燃,对她说:

“琦雪,如果下一刻我就要为革命牺牲,你愿意做我生命最后一刻的妻子吗?”

她含着泪郑重点头:“生死相随。”

革命的爱情,分外浪漫,苏琦雪一直这样认为。

但现实却给了她狠狠一击,将她的心脏撞得七零八碎。

夜深,窸窣的开门声响起。

苏琦雪睁开眼,看到司楚翰迎着昏黄的小夜灯走进了卧房。

“吵醒你了。”

司楚翰眼里闪过一丝愧疚,身上带着沐浴后的肥皂清香。

“没事。”苏琦雪闭上眼,侧过身背对着他。

司楚翰在床的另一侧躺下,却时不时翻转着身子,似乎有些难以入眠。

苏琦雪皱了皱眉:“你有什么心事吗?”

转过头,沉吟司楚翰身体微僵,顿了半响后才吞吞吐吐开口。

“吴佩霞的病要住院三天,她在这里举目无亲,只有我这一个熟人……”

他没再往后说,但苏琦雪却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

本就凉透的心,在这一刻彻底没了温度。

她蜷紧手心,尽量让自己语气平静。

“我理解,吴佩霞和你是革命好同志,你去照顾她是应该的。”

司楚翰有些许诧异,朝她凑近了一些。

“你不吃醋吗?我知道外面有很多关于我和她的风言风语。”

苏琦雪不动声色的往里挪了挪,与司楚翰保持着一定距离。

“我们这么多年的感情,我相信你会有分寸的。”

司楚翰伸手搂住了苏琦雪的腰,语气里满是旖旎和情意。

“得妻如此,夫复何求。你放心,等佩霞同志的病一好,我马上回家陪你。”

说着,他的手还要往上移,挪到了她胸口。

苏琦雪的背脊一僵,不假思索直接拂开了他的手。

“睡吧,明天不是还要照顾病人吗?不养好精神哪里扛得住。”

司楚翰却不依不饶:“没事,这几天没跟你交公粮,我速战速决。”

苏琦雪攥紧床单,感觉自己像一条干涸的鱼在火上挣扎。

黑暗中,她闭上眼,任由泪水浸湿枕头。

过了很久,男人才满意地歇了心思,但抱着她的手始终没有松。

听着枕边人传来的均匀呼吸声,苏琦雪将他的手一点点掰开,挪到了床的最边缘。

扭头看向身侧的男人,睡梦中还紧皱着的眉头。

既然这么担心吴佩霞,为什么还要半夜回来跟自己解释,睡在自己身边呢?

苏琦雪想不通,但也清清楚楚的明白——

司楚翰的爱情之花,花开两朵。

一朵是自己,一朵是吴佩霞。

但是她现在清醒了,不会沉溺在这不忠的爱情里。

她会亲手掐死这朵情花,和他划清界限,从此山高路远,一别两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