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姓姓姓徐写的小说大明:最末皇子,立志成帝全本小说阅读
与此同时的皇宫内,朱元璋没有忽略今天就是朱楩的就番日,但是他肯定不需要去送自己的儿子就是了。 而且让朱元璋感到气愤的是:“那个臭小子,竟然没来跟咱请安? 混账,就那么迫不及待的想逃离咱的身边吗? 哼,你要是敢在芸南作威作福荒诞不羁,沐英可是会告诉咱的,到时候看咱不骑着马拎着鞭子去抽你。” ...... 现在是明朝,这交通工具实在是太折磨人了。 朱楩可以坐着马车。 但随行的护卫们,只有身为指挥使的王福,和他手下的副将有坐骑,大多的士兵都是步行的步兵。 那速度自然快不起来... “王福,还要走多久啊?” 朱楩闲来无事,打开车窗的帘子,去问跟随在马车边上的护卫指挥使王福。 王福抬头看看前方,再看看周围,想了想说道:“快了。” 朱楩就看着他在那里装模作样,因为这已经是王福不知道多少次这样敷衍自己了。 主要是他们离开应天已经二十多天了,天知道这一路走来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 朱楩还好,他现在年纪不大,身体也没有张开长大,所以可以蜷缩在马车里睡觉。 那些士兵,包括王福在内,可都是席地而眠的。 顶多晚上点几个篝火。 幸好现在刚进初秋,还不算寒冷。 而且朱楩为了不去和那些陌生的兄长们打招呼,特意叮嘱部队绕过一路上的城池。 除非必要的补给物资,以不要扰民为借口,尽可能的是不想和任何人接触。 结果朱楩不但没有引起士兵们的不满,反而不知怎么得到了许多美名。 要知道朱楩可是亲王,除非遇到其他藩王,否则任何大小官吏都得以最高规格接待,并且他想要什么,都得尽可能满足。 这可是明朝初期,洪武大帝朱元璋还活着呢,这一代的王爷可不是假的。 而且士兵们发现,一路走来,朱楩并没有高高在上的端着架子,甚至有的时候还会离开马车,跑来和士兵们一起端着大锅饭吃。 如此平易近人的王爷,他们从未听闻过。 于是连赶车的士兵都笑着说道:“王爷,咱们还算快了,听说那些被迁徙去芸南的百姓,有的人家甚至要走半年,乃至一年多。咱们最多一个月也就到了。” “多嘴,”王福瞪了眼那个士兵。 朱楩却好奇的问道:“为什么要迁徙?是在家乡活不下去了吗?” 他是真的感到好奇,百姓为什么要大批迁徙? 王福只好解释道:“确实有那样的原因,有的人家在本地没有多少种田,加上前些年芸南刚被西平侯(沐英),永昌侯(蓝玉),与傅友德大将军平定。 为了不让芸南再出乱子,于是陛下才决定迁徙中原百姓到那边生活,而且给了很多人土地。” 原来如此。 朱楩暗暗明白了,说白了还是稳定地方。 但是也不能说不好,毕竟王福也说了,只要中原百姓过去,都会分到地,有的在家乡生活不下去的人,想做出改变自然不是坏事。 虽然也不知道王福的话又有几分真假和隐瞒。 接着,部队继续赶路,而且正如赶车士兵所言,他们是行军部队,身为军人的素养自然比普通百姓更高。 于是他们在离开应天的一个月后,终于来到了芸南境内。 “敢问来者可是岷王车架与随行?” 忽然,部队前方传来一声吆喝。 朱楩正在纳闷,已经有传令兵跑到王福面前,说出状况。 原来是前方有一队人马拦住了去路,并且询问他们的身份。 王福以眼神询问了下朱楩的意思,见朱楩没有要插口的打算,于是吩咐道:“把人带来。” “是。” 传令兵立即领命去了。 不大一会儿,有一个中年将军被带到了马车前。 王福一看到此人,连忙翻身下马,双手抱拳道:“指挥使王福,见过西平侯世子。” 原来这位将军竟然就是西平侯沐英的长子沐春。 朱楩好奇的打量着沐春的模样,发现这人虽然不是魁梧壮汉,但是身上却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一看就是个老将。 事实上沐春确实从十七岁起就追随父亲沐英南征北战了,而且常为先锋,可见武力与胆色都是上佳。 而且沐春不敢自傲,而是也抱拳行礼道:“不敢不敢,我只是一个佥事,怎敢让您拜见。” 王福毕竟是指挥使,而佥事一般都是指挥使的副手。 比如王福手下就有两个指挥同知,以及四位指挥佥事。 不过人家沐春毕竟是西平侯世子,这可是世袭罔替的爵位,王福的出身虽然不算地位,也没有爵位可以继承的。 所以王福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 接着,沐春又转过身,冲马车内的朱楩抱拳拜了下去:“沐春奉父亲之命,等在此地恭迎岷王。” 朱楩转动着眼睛,一个是比较奇怪沐英与沐春怎么知道自己的行程的,同时也在暗想,自己作为岷王,原本的封地应该是在岷山岷县。 可如今他被改封到了芸南。 而这里一直是他们沐王府在镇守,甚至他们沐王府才是芸南王。 这沐春故意提到岷王,是不是在暗示什么? 不过嘴上却说道:“不用多礼,说起来咱们可还是亲戚。你爹西平侯是我爹的义子,算起来我得喊一声大哥。你就喊我叔叔吧。” 沐春和王福都眼角抽了抽,这位王爷怎么有点喜欢占便宜?不过又好像不是完全在占便宜。 沐春今年看起来已经快三十岁了,他比朱楩大了足有十六七岁。 但是辈分在这里了,沐春只能尴尬的说道:“遵从王命。那个,小叔叔,这边请。西平侯府已经提前半个月就在等待您了。” 原来他是提前半个月就在等着了。 朱楩这才释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