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尘(陆尘)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钓鱼专家小说大结局)陆尘最新章节列表_笔趣阁(陆尘)
第二天早晨八点钟。 麒麟战区空军机关。 大会议室内。 十几位老者围桌而坐。 他们都是复合材料学界的泰斗,相当一部分人都接近耄耋之年。 有那么几位甚至是整个行业的奠基人。 尤其是坐在首位的那位老者,大家都叫他霍老。 他是科学院材料学院的名誉院长,第七室主任孙长兴的老师。 事实上。 目前国内从事这个行业的所有专家,几乎都出自于他门下。 他和所有与会人员一样。 都是一头雾水。 一大早被叫起来开会,大家都在猜想,是不是有重大突破了? 十几分钟的闲聊之后。 终于。 空军装备战略论证处的主任魏江少将和蓉飞的领导班子走进了会议室当中。 魏江开门见山道。 “诸位,车马劳顿,很抱歉!” “但我们没有多余的时间客套了!” “眼下有个很重要的项目,需要大家过目!” 一言至此。 文书将早就准备好的资料下发给了各位专家。 这其中一部分是那份报告的原件,还有一些蓉飞的材料设计室做出的注释。 “碳纤材料的测试报告?” 标题并没有让诸位学者有什么波动。 毕竟这种材料是老生常谈了。 国内做不出来,国外可是能量产的。 他们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 “强度很高嘛!” 霍光启第一时间称赞道。 魏江将军立刻捕捉到了霍光启眼中的亮光。 追问道:“霍老,是不是有点东西?” “何止!” 霍老一边翻阅资料,一边扶着眼镜框。 “我记得当初东丽的t300弹性模量也不过200。” “这个材料做到230,这是巨大的进步了。” “这么说来,国际上的碳纤维行业又有了重大突破?” 听到这话。 魏江表情有些不自然,他在尽力的压制自己的情绪,但心里已经翻江倒海了。 霍老是材料学方面当之无愧的泰斗。 他的认可就相当于官方认证。 与此同时。 另一个角落的李院士又开口道。 “看这个测试报告,测试材料应该是个中空圆柱体吧?” “如此普通的结构下,张力测试的结果超过了实心结构。” “惊为天人!” “魏将军,这个材料到底是什么用途啊?” 很显然。 测试报告透露出被测试物体的形态并不是常规的碳板。 而是圆柱体。 这说明材料已经产生了应用。 只是这些学者都不知道这个空心圆柱物体到底是干什么的。 仔细想想。 大家心中已经有了一些靠谱的猜想。 “是不是保密战线出成果了?” “非正常渠道搞来的碳纤成品?” “这样说的话,您给我们看报告没有用啊。” “是的,这个东西再优秀我们也无法量产啊。” 逐渐的。 专家们的表情变得有些焦躁。 类似的路他们走过了太多次。 材料行业从来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先是国安或者其他部门从某种渠道搞来一些成品。 而后交给科学院,进行反向研制。 这种方法在机械领域能够奏效。 比如发动机之类的。 大不了,科学家可以把发动机拆开来,分开来学习研究。 但材料学不一样。 物质无法再分解,无法获得产品工艺。 反向研发的难度巨大。 就算偶尔得到一块尚好的材料,没有具体的制作工艺,就无法量产。 白高兴一场。 “诸位。” 魏江叫停了大家的交头接耳。 “我可以给大家透一个底。” “这个材料是完全国产的。” …… 突然。 会议室里变得安静了起来。 专家们愣了将近一秒钟之后,开始面面相觑。 霍老率先摇了摇头,否认了这种材料来自科学院。 而后西研所的李院士也摇摇头。 国内领先的复合材料研究所也没有这个能力。 紧接着,其他几所相关大学的负责人也都懵逼的摇头。 眼神纯洁的就像愚蠢的大学生一样。 全国复合材料相关的专家都坐在这里了。 他们垄断了这个行业的学术界。 可是没有人一个人承认这份材料出自自己。 怎么个事? 难道说还有其他单位在从事碳纤维研究,而且还有成果? “魏将军,您就别卖关子了!” 一向稳如泰山的霍老都着急了起来。 连忙追问。 他知道这份报告的意义。 如果报告中的材料真的是国产的话,那么整个行业将在一夜之间前进五到十年。 魏江咳嗽了一声。 目光投向门外。 此时此刻,一位空军少校迈步走了进来。 他很年轻。 年轻到有些不配进入这间会议室。 “这位是我们空军负责社交媒体维护的宣传科干事,这份报告就是他主导的。” 宣传科? 专家们脸上都写着问号。 所谓的宣传科,也就是战忽局。 日常任务是维护社交媒体,发布空军宣传视频,并且做好空军形象维护。 八竿子打不着。 这位年轻人看着诸多国之大士。 也有一些怯场。 “首长好……各位院士好!” “是这样的。” “前些天我偶然看到了一个直播带货的商家。” “他号称他们的产品拥有t300级别碳纤的强度。” “我瞎猫碰死耗子,下了一单,也没多少钱。” “这个测试的主题就是他家的产品。” 言毕。 会议室里出奇的安静。 大家都直勾勾的看着这位少校。 商家? 还直播带货? 那就是民营企业! 好家伙! 民营企业竟然能做出t300强度的碳纤,开什么玩笑! 霍老立马追问道:“他们卖的什么产品?跑车?还是发动机?” 专家们第一时间就想到了碳纤维的应用。 除了军用方面之外。 在民用领域首当其中的就是跑车和发动机。 这些产品都需要高强度轻量化的材料。 同时这些企业也有优秀的研发体系,有可能做出突破。 “报告……” “他们卖的是鱼竿!” 一言至此。 会议室内死一般的沉寂。 听起来不像人话。 举国之力研发四十年,碳纤维领域没有任何突破。 现在你拿过来一款出色的碳纤维。 你告诉我这玩意是鱼竿? |